阅读历史

第 10 节 4K 与 4K 影院:为什么 4K 大荧幕这么少?

作品:电影的左脑:电影制作技术的硬核浪漫| 作者:豆瓣时间|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2023-05-04| 下载:豆瓣时间TXT下载

这几年影音技术发展迅猛,影视视频质量不断提高,前些年高清还是个卖点,结果这两年就直接升级到4K了。

我们从标清到高清的升级还是经过了好几年的发展过渡期,而高清到4K似乎要快得多。现在大多数的电视机都已经是4K级别的了,你可以简单把4k理解为比高清画面显示出更多影像细节的一种格式。。那么4K真是有必要吗?这期我们就来聊聊「4K」。

首先啊,4K到底是什么?我在之前讲《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的时候有简单介绍过,这次就更为详细地讲述一下,4K分辨率其实是指横向分辨率超过或者接近4000像素这个数值,比如电视领域的4K分辨率是3840乘以2160,而电影的4K分辨率是4096乘以2160。为啥电影和电视不一样呢?这是因为电影和电视的宽高比不相同,标清电视的宽高比是4:3,而进入了高清时代以后,分辨率变为了16:9。早些年大家刚买高清电视的时候,有的节目源依旧是标清4:3的比例,所以我们就经常看到左右有黑边的画面,或者是被横向拉长的画面,这就是有时候我们觉得主持人是不是长胖了的原因,是宽高比被拉伸的缘故。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电影,电影的宽高比因为拍摄规格的不同一直在演变,直至发展到近年,基本上有2个常用的宽高比,那就是1.85:1和2.39:1。电影的比例常用整除后的小数来表示,而电视宽高比基本上都是整数,这也是电影和电视领域描述宽高比的一个区别。

同时也是因为宽高比的不同,所以电影和电视之间的4K分辨率也不一样。4K的分辨率可以达到高清的四倍。标清到高清其实是非常有意义的,我们能感觉到画面明显的清楚了,但是从高清到4K真的还有意义吗?我们到底是不是真的需要一台4K电视,还是说只是电视厂商的噱头?

大家想一想,二十年前我们家的电视是多大?可能是30寸左右,而十年前呢?大概是40多寸,那会儿50寸的电视价格就将近1万了。而现在呢?动辄都是60寸以上的电视,而且价格还越来越便宜。而近年来房价的走势大家懂的。可以说啊,我们的客厅大小几乎没怎么变大,但是电视的尺寸却越来越大了,同时大屏幕的画面也确实能给人更震撼的感觉。如果说一直维持着30寸左右的电视,确实4K的意义不大,但正因为屏幕的变大,我们在同样的距离看到的画面也越大,所以我们也需要更高的分辨率来保证画面不出现颗粒感。!

豆瓣时间向你推荐他的其他作品:

《花知道答案 —— 中日名师插花课》第 1 节 课程宣传片

《央美教授妙谈赵孟頫书画》最新章节

《电影结构大师课:从格里菲斯到诺兰》第 1 节 多线叙事电影

《古人真会玩:孟晖为你讲述趣味古代生活》第 1 节 导语

《听孟晖女史讲古代生活:重觅老祖宗的神仙日子》第 1 节 贵妃出浴的盛唐气象

《电影市场大师课:90 分钟看懂中国电影产业》第 1 节 中国电影市场规模

《焦雄屏大师电影品鉴:洞察人和人性》最新章节

《植物大作战:破译植物语言密码》第 1 节 植物进化论:一场关乎生存的战役

《三大传世名画:中国美术千年锋芒》最新章节

《用性别之尺丈量世界:解读女性问题》第 10 节 女性与马克思主义:家务劳动需要付工资吗?

《一碗茶的款待:日本茶道的形与心》最新章节

《反物欲生活指南:跳出消费主义陷阱》第 1 节 消费社会是怎样形成的

《日本文化地图巡礼:58个关键词凝视日本古今》第 1 节 浮世:理解浮世绘的核心密码

《一步到位的收纳法:物品整理与户型设计》最新章节

《欧洲 12 城记:发现西方文明起源》第 10 节 阿姆斯特丹海港:始于 15 世纪的地理大发现与海洋文明的兴起

《国家宝藏精解:细节里的中国美术史》第 1 节 普通人也能听得懂的中国美术史

《民谣之父胡德夫的音乐时间》最新章节

《人人自带偏差眼镜:社会心理学揭示的思维盲点》第 10 节 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社会期望

《控制力幻象——焦虑感背后的心理觉察》第 10 节 如何带着你的症状去生活?| 森田疗法

《人格心理学:洞悉人性的 27 堂课》第 8 节 转动你的人格魔方|人格结构的组合

希望你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