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 1 节 浮世:理解浮世绘的核心密码

大家好,我是王京。近年,日本浮世绘在中国的热度不断上升,大小的各种展览在各地举办,大型的精美图册和相关书籍杂志随处可见,提起北斋、广重大家几乎都耳熟能详,而以《神奈川冲浪里》为代表的著名作品也已经变成了一种文化符号。浮世绘的影响从早先的艺术领域或是日语日本文化的学习者之中,扩大到了更为广泛的社会阶层。

浮世:理解浮世绘的核心密码

思考其原因,当然有着中国社会自身的变化和大众日益高涨的文化需求,但更进一步说,也是浮世绘所具有的一些素质一些特点,使得它能够隔着时间,隔着空间,与今天的我们产生共鸣,对今天的我们产生新鲜的刺激,带来精神上的享受。

浮世绘这种艺术形式兴起并兴盛于日本的江户时期,江户时期大约相当于中国明末到清末这一时期,从德川幕府开设的1603年到明治维新的1868年,约270年。江户之前不存在所谓浮世绘,进入明治以后浮世绘也渐渐式微,不再能代表文化形式的主流。那么是怎样的土壤孕育了浮世绘这朵艳丽之花呢?

顾名思义,「浮世绘」是「浮世」之「绘」。正是「浮世」限定了它的轮廓,造就了它的骨骼,也是「浮世」赋予了它以血肉与生命力,终于成就了它的璀璨。「浮世」正是我们理解浮世绘的关键之处。

「浮世」当然是指「人世间」,但不仅如此,更体现了对人世间的一种认识,一种态度。在中文里,「浮世」表达的认识是「人世浮沉、聚散不定」,讲世间是「浮世」,讲个人即为「浮生」,所谓百年一梦,充满着无奈与悲凉。如果以这样的心境去看浮世绘,无疑会感到非常隔膜。因为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绚丽的色彩及夸张的造型,是多姿多态的人物和引人入胜的景观,是现世的繁华与异界的张扬,从中完全感受不到所谓世事无常的感慨。

那么「浮世」在日本到底是个怎样的概念呢?不妨让我们把时间稍稍回拨一下,去看看它的前世今生。

「浮世」在日语中念「ukiyo」,其中的「yo世」是世间的意思,这个词出现得很早,平安时代,相当于中国的唐到北宋,「ukiyo」汉字写作「忧世」,忧愁的「忧」,这个时代的「ukiyo」指世事多艰,令人心忧,是流行于贵族阶层的一种人生感慨。随着佛教在日本的渗透,佛教里的无常观,世间虚假的理解逐步扩大了影响力,也为「ukiyo」赋予了「世事浮沉不定」的新含义,这一含义与汉语中的「浮世」意义相同,于是直接借用了这一写法,「ukiyo」也就从「忧世」变成了「浮世」。然而无论是「忧世」的世事多艰,或是「浮世」的沉浮聚散终为虚幻,都有着共同的一点,那就是对现世的评价,是消极和否定的。

这一概念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是在进入江户时期以后。

日本在中世末期进入诸侯混战的局面,这一时代也被称为战国时代,之后经历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到德川家康建立江户幕府,完成全国的大一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