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 4 节 思想实验三:佩利的怀表|上帝存在吗?

在我们看不见摸不到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证明上帝是存在的吗?关于上帝,或者说,神的存在,中世纪神学院当中的哲学家们曾经做过各种各样精妙的论证,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中世纪哲学家阿奎纳斯,他就做过宇宙论论证,所谓「宇宙论证明」就是从后天的具体经验入手,反推上帝存在。阿奎纳斯指出,上帝的存在不需要通过经验的观察,我们就可以得出肯定的结论,上帝是这个现实世界之所以能够存在的必要前提。论证共有五个要点,我们重点来看看其中的一个:第一因论证。

所谓「第一因」,也就是所有事物产生的最初原因。在这个论证当中,阿奎纳斯指出,一个事物的产生必然是另一些事物的结果,而且作为原因的那个事物,不可能是被产生的那个事物本身。换句话来说,没有任何事物可能是自己产生的原因,

因此因果的关系必然是像链条一样,环环相扣,后一个环节的产生取决于前一个环节对它的引起。如果我们这么想的话就会发现整个世界的因果链呈现一种无限后退的样子,在一个事物之前有它产生的原因,而这个事物又成为下一个事物产生的原因。

那么所有事物产生的最初原因,也就是第一因到底是什么呢?阿奎纳斯认为第一因就是上帝。上帝在本质上和所有世界上的其他事物完全不同。它的发生不需要任何原因,它不需要另外一个东西来引起,它自己就可以成为自己发生的原因,在这一点上,上帝与世界上其他万物有着根本的不同。

同时作为第一因,上帝是所有其他事情之所以发生的原因。而如果不承认这种第一因的存在,我们就没有办法解释,世上万物的因果链是如何不陷入到无限后退循环当中的。

阿奎纳斯认为,这个论证证明了上帝虽然看不见也摸不着,但是一种必然存在。当然,阿奎纳斯的宇宙论论证十分的抽象,几乎完全忽略了对经验世界的观察。

到了文艺复兴,随着科学研究的兴起,出现了另外一些自然神学理论,主张通过观察自然就可以发现上帝存在的依据。持有这种看法的思想家当中,有大名鼎鼎的物理学家,牛顿,以及我们上一讲提到过的法国哲学家笛卡儿。

这一类的观点认为,只要我们看一看宇宙运行过程当中精妙绝伦的机械运作,以及这些运作背后所遵循的物理法,我们就会想到,这样的设计背后一定有一个创造者,而这个创造者必然是上帝。

这一类的观点在哲学史上被称为目的论,总结起来说就是,世界上万物都有其存在的目的,因而每个事物本身都有精妙复杂的结构,实现它的功能。这样一个有目的的世界存在是这个世界是有一个创造者或者设计者的明证。

1802年,一位英国哲学家威廉佩利表达了同样的想法,同时他使用了一个类比思维实验,这个实验被后世的宗教哲学家称为「佩利的怀表」。

那我们先来看看这个思想实验的具体内容:

佩利在他的文章东西提到,假设有一天我们在穿过一片荒原,我们的脚突然间踢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