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 7 节 「鄙视链」是如何炼成的? ——身份认同

在这一讲里,我会和大家聊聊与内外群体偏差有关的话题。

现在网上有个流行的词,叫「鄙视链」,意思是说,人们把某些社会群体身份,比如职业、学校、专业等等,排出高低次序,位置较高的群体面对位置较低的群体,有一种优越的感觉,而比输了的群体,又会从位置更低的群体上寻找优越感。在另外一些情况下,群体间的鄙视关系不是一个「链条」,而是一个复杂的关系网络,比如电子游戏圈,PC玩家、PS玩家、XBOX玩家、任天堂玩家,两两之间都是相互鄙视的关系。

无论是鄙视链还是鄙视网,本质上都是把人群区分出「我们」和「他们」,之后从自己所属的群体身份认同中获得优越感,一个人在「鄙视链」中的位置越高,就越会为了自己的群体身份而自豪。

心理学研究表明,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人类本能。最能反映这一点的是心理学家开创的「最小群体范式」实验。在这类实验里,一般会根据某些琐碎而无意义的标准,如丢硬币,将实验对象划分成不同的群体。这样得到的群体排除了各种因素的干扰,只剩下一个简单的代号,没有任何实际含义,所以叫「最小群体」。

即使是这种临时形成的、毫无意义的最小群体,也会导致各样的群体间歧视与偏见。被试认为自己所属的群体优于其他群体,在行为上也会更加偏向自己群体的成员,比如给他们分配更多的资源——即使这些群体是通过丢硬币分出来的,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最小群体研究说明,我们似乎天生就喜欢区分出「我们」和「他们」,大家都喜欢对「我们」高看一眼,歧视「他们」。在这里,「我们」和「他们」究竟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划分群体」这件事本身;只要分出了不同的群体,就会自发地产生对于自己所属的内群体的偏好,以及对外群体的贬低。

比如在资源分配方面,如果我们掌控了一些资源,那就更愿意把他分给内群体的成员,和他们分享。

比如有心理学家,通过前面所说的最小群体范式,让实验参与者们形成了内外群体的区别。之后再让这些参与者来玩一种博弈游戏,那就是说一个人有权利去分配一笔钱,可以选择多少留给自己、多少分给对方。那么研究结果就发现,如果分配的对象和分配钱的这个人同属于一个群体,那么分钱的这个人就会更愿意把更多的钱分给对方。相反如果对方和自己是两个不同的群体,那么分给对方的钱就要少一些。当然这里再次强调一下,就是这里所说的群体,纯粹是通过「最小群体范式」这样一种实验方法,在实验室里临时建立的群体,那可能仅仅是丢一个硬币选择正反面这样无意义的区分的标准,但即使是这样无意义的群体,依然会让我们做出这种内群体的偏好行为。

类似的例子在生活中也有很多,比如生活中大家有一个习惯,就是攀老乡,或者找校友。可能你刚进入某个单位工作,比你年长或者位置比你高一些的同事中,有一个是你的老乡,你们来自于同一个地方,或者他可能是你的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