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 3 节 自恋型人格(二) 自恋者的成长之路:我不能成为自己

作品:理解人性:人人都需要的心理课| 作者:豆瓣时间|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2023-05-04| 下载:豆瓣时间TXT下载

自恋型人格(二)|自恋者的成长之路:我不能成为自己

?自恋是如何形成的?它是天生的吗?

?什么样的人更容易成为自恋者?

?文化是如何影响自恋的?

当一个人不能成为自己,甚至被要求牺牲自己、满足他人预期时,会产生自恋损伤。

两位自恋理论研究者的核心观点

科胡特:孩子应该经受恰到好处的挫折。如果所经受的挫折过大或过小,都可能会对个体的自恋造成创伤。

科恩伯格:当一个人不能成为自己,甚至被要求牺牲自己、满足他人预期时,会产生自恋损伤。

遭受自恋伤害的人会感受到:“不要成为你自己,成为我需要你成为的样子。你原本的样子让我失望、受威胁、生气、受刺激。成为我希望的样子,这样我就会爱你。”(Johnson,1987;P.39)

而这种自恋损伤,可能会摧毁个体正在形成的自己。

满足他人和社会期待的孩子,更容易成为自恋者

在成长的过程中,有些孩子会努力地讨好社会规则或是重要他人(如家长和老师)。

这些人一直在满足他人或社会对自己的期待,但可能在长大后的某一天,他们会突然问自己:“我为什么在学/做这样的事情,我并不真的喜欢它。”

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赞扬和认可,这是他们更容易成为自恋者的原因。

文化对自恋的影响

现今自恋的研究结果是以西方文化为背景的,在考虑个体自恋程度时要考虑到具体文化的影响。

如我们的文化非常强调“面子”、“家庭”,“出人头地”。儒家文化的有关要素导致了中国人性格上的过分理想化、权威崇拜、依赖、在意评价爱面子等特性,这些文化因素对于自恋的形成可能会有影响。

本期结束之际,想跟大家分享毛姆在《面纱》中所说的一句话:

只有一种办法能赢得众人的心,那就是让人们认为你是应该被爱的。

—扩展材料—

想要了解更多关于自恋人格的理论,可以看看科胡特的这本书:

《自体的分析:一种系统化处理自恋人格障碍的精神分析治疗》

如果你对文化对自恋的影响感兴趣,也可以看看美国历史与社会学家克里斯托弗·拉什的这本书:

《自恋主义文化:心理危机时代的美国生活》

如果你好奇一个病态的自恋者的样子,可以看看这部关于一个外表光鲜亮丽、内心脆弱渺小的自恋者的经典电影:

《美国精神病人》(AmericanPsyc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