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二十八章 编队

作品:越战的血| 作者:远征士兵|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3-01-03| 下载:远征士兵TXT下载

可这看起来是个很小的一个动作……却会给一个班的火力造成很大的影响……一个班长已经习惯了手下有六把冲锋枪,一个排长习惯了自己手下有十八把冲锋枪。一个连长也习惯了……结果突然都少了三分之一。这很有可能会造成在战场上的错估……就是以为自己的火力完全能压得过敌人,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更重要的是……我们合成营的训练并不仅仅是为了我们一个部队的……如果只是为我们一个部队作战,那还好说……让战士们多练多打,用不了多久也就习惯了自己手里头的火力配比了。

然而……我们还肩负着另一个任务,那就是为其它部队提供经验,甚至直五改有时在战场上还要与普能步兵部队配合……难道就因为这样,就要把我国几百万人的部队全都改为每个班八人?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任谁都知道这是一种削足适履的做法。

于是最后我咬了咬牙……下令道:“人员不减、步兵编制不变……每架直升机搭载一个班!”

“是!” 赵敬平应了声,很快就通过步话机朝刀疤下达了命令!

事实也证明每架直升机搭载十人才是一种最为理想的协同方式……虽然这会稍稍超过了直升机的载重量……每架直升机的载重大约一千三百五十余公斤。超过了直升机载重一百多公斤。

这使得直升机看起来有点笨拙……这一百多公斤如果是对苏联的米8或米24来说就实在算不了什么,但直五发动机的功率只有1770马力……这一百多公斤的超负荷对于这种小功率的直升机来说影响是相当大的!

但我却认为这点牺牲是必要的……

一方面是因为牺牲了一点直升机的灵活性却在指挥及协同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简化。这本身就是一种舍小取大!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我认为直升机的载重是可变的……直升机因为超载而不灵活,这段时间大多是在飞向目的地的路上,这时要面对敌人的偷袭的可能性不大。到达战场之后……直升机完全可以通过抛弃副油箱或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发射出一批弹药的方法来达到减重的目的……这很符合我们快打快撤的作战方针,更何况……一旦成功的把步兵放到地面,那直升机超重的问题就更是不存在了!

于是经过了几次实弹演练……这样的训练必须是要实弹演练的,不过实弹也只是直升机带实弹,为的就是对直升机的重量进行一番“斤斤计较”。

演练的方法……就是几架直升机到达目的地后……不管三七二十一的,隔远了就是几发火箭弹再加一排机枪!

这主要的目的并不是击毁什么目标,而是消耗一些弹药后使直升机更为灵活,同时也能给敌人造成一种强大的心理威胁!

接着就是几个直升机编队互相掩护着进行索降……两个编队共六架直升机担任掩护任务,一个编队三架直升机进行索降并在地面迅速清出一片安全区域,接着就是另外两个编队的交替索降……

当然,这仅仅只是一种常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