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六十一章 英国皇家舰队

作品:鲜血染征袍| 作者:更浩瀚的海洋| 分类:恐怖灵异| 更新:2021-01-18| 下载:更浩瀚的海洋TXT下载

ps:票票!!!

………………………………………………………………………………………………………………………………

江面上烟波浩渺,弥漫着一层青雾,就象仙女身上的轻纱,在江面上轻歌缓舞。

这层轻雾,飘来游去、整条江都被迷雾笼罩着。

近树、丛林、土丘,全都朦朦胧胧,像是一个害羞的姑娘罩上了头纱。

“就在这里拒敌!”

水师营头领何鼎勋,放弃江边停靠的一艘水师战船不用。

只是命令手下的水手兵士,驻守土坡炮台上。

这让老雷很鄙视地看了他一眼,“这个何鼎勋,简直是被英国鬼子的战船吓破了胆。身为水师头领,却吓得连水都不要敢下了。”

位于一块土坡上的靖江炮台,数十大炮清一sè披红戴花,炮台上一字摆开,看起来威风凛凛。

然而在老雷的眼里,这些清朝大炮,基本上和垃圾无异!

关键不是炮,而是使用大炮的人。

‘火药’乃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在中国土地上制造的大炮,从元军灭宋时便开始发威。

在宋末元初那时候的炮身,基本上还都很苗条,只有150多斤重,威力据说还算可以,————“机发,声震天地,所击无不摧陷,入地七尺。

到了明朝,朱元璋轻视能杀人的大炮,满清鞑子却不一样。

天聪五年,满清造出了第一座炮,命名为“天佑助威大将军”。

同年八月,炮攻大明控制下的大凌河城,首立奇勋。

后来满清鞑子们造出来的其他大炮,鞑子都管叫它什么什么“将军”,就拿它当人一样。到处逞威施暴。

大明朝的江山,于是乎被它轰的晃个不停。

……

…………

稍后,俗称为“红衣大炮”的炮口瞄准了山海关,多亏吴三桂微笑功夫了得,山海关“和平解放”。

不久,清军的炮口瞄向了咽喉之地扬州,守将史可法微笑不来。只能一死了事。

清军飞渡长江,江南江北大片明土,便相继被清军的大炮所征服。

清人抢江山时无比凶狠,坐江山时也绝不手软。

在它接近三百年的统治中,今天这个什么“狱”,明天那个什么“案”。此起彼落,不绝如缕。

然而随着岁月的腐蚀,曾经耀马扬威的八旗子弟,也渐渐地变得不能打仗,不会经商,甚至也不会写文章了。

到鸦片战争爆发时,八旗官兵不但对于他们祖先“助威将军”和“红衣大炮”的光荣传统。早已不甚了了,而且连点火发炮这一两下子功夫,也早已全部丢了个jīng光。

其实,清朝zhèngfǔ所拥有的大炮,为数并不少,质量也不差,只是不中用。

新炮旧炮,大炮小炮。不下二百座,然而洋鬼子一到,一下子竟像变成了蜡造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