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九百五十七章:摊丁入亩

作品: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作者:崛起的石头|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2022-04-24| 下载:崛起的石头TXT下载

二十余年间, 屡剿不灭, 屡抚不安。

却未想到,自己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便将后世有名的所谓“三十六营”一并荡除。

在刚继位时,朱由校还终日担心现在这个时间段的贼患。

谁又能知道,后世攻陷京师的大顺永昌皇帝李自成,现在已经是自己手下一名忠心耿耿的将军。

后世的众多贼寇,也都放弃了原本造反的路途,参军的参军,种地的种地,要不是没有朝廷的稳定,这些也许皆是泡影罢了。

幸而,自己做到了。

说来也是,有安逸的生活去过,谁也不是脑门子让门给夹了,非要去造自己的反。

现在,是时候去把摊丁入亩推上日程了。

“对于人头税的废除,诸卿又是如何看待?”朱由校面目含笑,顷刻间又抛出了一颗重磅炸弹。

对于这话,众人也都知道,现在提及或许是最好的。

自三年前讨灭女真以来,这位天启皇帝的威严便已经达到了自成祖以来的最高点。

如今借着剿灭西北贼患之威,推行准备多年的摊丁入亩,阻力是最小的。

户部尚书李起元连忙放下手中茶杯,起身说道:“启奏陛下,臣与本部臣僚连日商议,觉得陛下之计可行。”

“万历四十七年,陛下刚继位时,便推出了‘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政策,而今,正是将这一政策改制之时了。”

朱由校问道:“如何改制,户部可有计较了?”

“本朝旧制,丁银与里甲、均徭等四差银一起,都由地方官员征用,户部也无册籍可查。”李起元摇头说道:

“实际上,据臣的了解,这项收入多落入地方官吏的私囊,全国上下,都无针对人头丁税的成规可考。”

“户部也没有?”朱由校只知道摊丁入亩是一项极为重大的土地改革,但却并不了解其中的利害。

闻言,也是显得吃惊,喃喃道:

“如此一来,地方官员便可依据百姓家中人丁的多少,随意征收丁银,征收后毋需上报,甚至连户部也没有备案。”

李起元点头,说道:

“废除人头税制,首要便是将丁银进行整改。陛下,摊丁入亩并非一蹴而就,臣建议,今日起由部议核定,规定丁银需同地方田赋一同上缴国库。”

“如此,户部备案后,方能知道丁银的缺口。”

朱由校点头,环视众人,道:“摊丁入亩是本朝的国策,朕是一定要促成的,诸卿还有什么建议吗?”

温体仁出列道:“陛下,丁银与人丁息息相关,既要各地征解丁银呈送京师,便要知晓地方清晰的人口丁目。”

“臣建议,于天启十年、天启十一年、十二年,连续三年对全国人丁重新编审,针对编审后的人丁账目核算丁银。”

“对丁银与人丁数目不同的地方,进行优先整改。”

朱由校点头,叹道:“看起来,这摊丁入亩还真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完成的事情。”

“不过朕意已决,就照此施行吧!”

“司礼监拟旨,即日起,各地丁银与田赋合并征收,统一由户部审理。地方督办司协助官府,对全国人丁重新编审。”

话音落地,众人起身,纷纷说道:“陛下圣明!”

消息传出,全国轰动。

这怕是有史以来,大明针对税务和人丁制度的一次最为重大的改革,事后结果会如何,这谁也说不准。

对那些饱受欺压的百姓而言,总归不会有更差的结局了。

但是对那些拥有众多土地的地主和藩王而言,这次人丁税的取消,实际上正是断了他们最大的一个财路。

人丁税本来是随便收,不用上报也不用上缴,现在可好,国家要查办了,他们不能再继续我行我素。

最令人为难的还是,推行这次改革的,是手握军政大权的天启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