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 215 章 滕王的忧惧

作品:[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作者:顾四木|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2023-09-05| 下载:顾四木TXT下载

这若是在边境重地,乱开城门万一引来敌寇自是重罪。

但李元婴心知自己处在江南西道,整个道的常备军都不知道有没有一万,四面无夷狄,开个城门也无妨嘛!

于是起初听闻京中有巡按使要巡察十道时,李元婴还不当回事:他近来可没犯错。

至于之前的错,在李元婴看来,已经钱货两清——他犯错了,也被贬官被削食邑了。

直到他接到了一封匿名举报信。

*

“果然官员没一个好人!士族更是没有好东西!” 李元婴当晚就几乎没怎么睡着。

他挥舞着手里的匿名举报信,对王府的属官道:“看看这罪名!逼良为奴、私蓄部曲……什么都往我头上扣!”

诸属官也眉头紧皱。

他们平时喜不喜欢滕王的作风是一回事,但巡按使到了(并且还有问罪之意),大家就是一条船上的人。

尤其是这些罪名都很重——

属官还特意背了一下给滕王听:“《永徽疏律》有记:掠良人为奴婢者,论罪当绞。掠良人为部曲者,也得流放三千里。”*

所谓部曲,亦非良民,虽比完全属于资产的奴婢高一等(若遇赦免,奴婢初赦可免为部曲),但也是作为家仆事主。

且“部曲”之名,原来自于汉代一种军伍建制。

故而部曲其实可以当私兵用,算是士族的‘私人武装’。

这个罪名,对亲王来说,就更致命了!你一个皇族,私蓄‘私人武装’是想要干什么?

因担忧滕王仗着身份不怕这些律法,王府属官还给滕王举了个例子:先帝年间门,长沙郡公(属官特意强调:这位是当年随滕王您亲爹高祖起兵的开国功臣),就因交通豪酋贪人为奴,当年论法判了当死。

多亏了开国功臣的身份加上当时他年纪已经七十岁了,才被免了死罪,但从自己到子孙,全部都被削成了庶人。

当时所掠之奴,也各得财而复百姓之身。

滕王听完就火了:“还用你背这些古书?我自己没长耳朵还是没长眼睛?看不见前两年蒋王事?”

属官被喷的灰头土脸。

滕王把匿名信拍在桌上:“但本王可不是蒋王,不等‘御史’来就畏罪自尽。”何况这又不是什么谋反罪,且到不了死的程度。

“便是代天巡牧的巡按使,本王也要先去跟她辩一辩!她总不能拿这一封无名无姓尽是诬告的状子,就定我的罪。”

属官张了张嘴,到底没敢说出那句话:其实……除了几条‘私蓄部曲’等罪名,别的,都是您实实在在的罪名啊。

不用属官说出口,滕王也看到了他的眼神。

这巡按使姜侯,据说是持尚方宝剑来的,想想京中刚刚摄政的侄媳妇:李元婴觉得自己不光是头疼,连着脖子疼了起来。

不行,这巡按使出巡,必是要功绩,也必是要处置人的。

罪名就这么多,她既然要功绩,那就死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