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七百二十一章:橄榄枝

作品:士子风流|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1-01-20| 下载:上山打老虎额TXT下载

松江的棉布产量不过九十七万匹,今年许多商贾看松江的棉布畅销,纷纷投银子进去开办工坊,原有工坊的商贾也纷纷扩产,今年的产量,只怕要高达三百多万匹了,我大明穷国之力,从前也未必有如此产量,现在据说还是颇为畅销,可是今年,似乎又有人大肆的扩产,招募的工匠和学徒也是越来越多,甚至有人,直接去安徽、山东等地募集人手,可是老夫想问,明年若是产量更高,这些棉布,最后卖给谁去?”

徐谦微微一愕,突然觉得这个张大人竟是个知根知底的人,此人厉害啊,一眼就看出了新政的最大弊病。

新政说穿了,就是生产,生产是在需求的带动下不断扩大的,当需求旺盛之时,商贾们看有利可图,自然疯狂的扩张,可是一旦扩张到了极限,假若生产力已经达到了上千万匹,甚至数千万匹呢?这时候,需求就已经不足以支持这么多的扩张了,最后就成了竞争,也就是各个工坊之间,通过竞争,甚至微利的降价,迫使对方破产。

可是一个最大的问题就出现了,之前扩充产能,你招募了这么多人手,现在需求满足,这些人怎么办?他们或许从前是种地为生,而后被招募到了工坊和城市,可是他们还愿意回到乡下去吗?乡下并没有他们的土地,更无他们的立锥之地,一群人在城市中失业,无所事事,聚在一起,就要出事。

这其实说穿了,就是经济危机,具有大明特色的经济危机,只不过因为新政初开,虽然工坊都在疯狂扩张,可是从无到有,这段时间本就是黄金时期,因为大明朝在初期,一直是短缺经济,也就是生产满足不了需求,可是如此下去,迟早,短缺会变成充分满足,就以松江布为例,且不说棉布还有其他的选择,每年生产这么多,而寻常百姓,购买力也是有限,就算是无限,人家也宁可选择丝绸,不愿意选择松江布了,最后的结果,就是大量生产出来的布匹无人购买,堆积于货栈,一旦商品堆积,商贾们手里的货物不能变现,那么资金就会出现问题,最后只能破产。

商贾破绽倒还惹不出什么乱子,毕竟商贾家大业大,破产了也就破产了,可是一个商贾破产,就是数百数千人失业,没有了生计,就要出乱子。

这几乎是新政无解的问题,徐谦微微叹口气,道:“大人真知灼见,果然一眼就看出了问题所在。”

张孚敬笑道:“所以此次倭人闹事,直浙那边,采取激烈的手段,非要动武不可,想来为的,就是如此吧。”

很多人都不明白,直浙那边吃饱了没事干,从上到下,一个个打了鸡血似得要平倭,甚至有人认为,这是倭寇肆虐之后的后遗症,当然,这种后遗症是有,可是其实说穿了,就是利害关系,什么是利害关系,就是你妨碍到我了,你一旦妨碍到了我,那么只能你死我活。

政治是经济的延续,经济关系着所有人的饭碗,有人要砸大家饭碗,当然要干掉你。这就如后世,改开之后,为了吸引倭人投资,各地衙门一个个打出倭国友人的旗号,四处嚷嚷中倭友好,因为那个时候,倭人处于高端,双方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