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七百六十五章 幻化之术

作品:盛世皇商| 作者:涓石|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2021-05-02| 下载:涓石TXT下载

工夫不负苦心人,新近排练的剧目简直震撼了整个杭州城。更新最快所有的剧目都有所改进,有所提高。就连石青的小动物的驯兽表演都赢得观众的轰鸣掌声:谁见过小猫穿上了漂亮的裙子走钢丝的?还举着小花伞找平衡呢。这两只猫就是变老虎的那两只,大家没有注意罢了。猴子也穿上了孙悟空的齐天大圣的铠甲,拿着金箍棒在台上大显身手。这些小动物身上的行头都是非常精致、非常漂亮的,也非常抢眼、吸引人。在清朝,这么大的场面的演出动物剧目是不多的。观众大多是八旗子弟、官宦子弟和富商等人,那眼光高着呢。前些天,从凤阳来了一个花鼓戏的班子,可能演员是新人多,有些怯场,结果给用果皮打跑了,这些大爷很难侍侯!

到了冰儿的幻化术表演了。全场鸦雀无声,就等着奇迹出现。现在多了报幕的程序,出场的是苦妹。她的扮相很甜美,穿着她唱昆曲时的旗袍,苗条而颀长的身段,一上台观众就鼓掌了。用现代话说叫节目主持人,她的声音和她人一样甜美:“各位长官各位先生,下面是我们仁义班班主的幻化术:百鸟朝凤!”

观众们互相看着对方,那意思是没听说过呀,你听说了吗?

幻化术起源于汉代,那时叫幻术。说白了就是变戏法,现代叫魔术。汉代的幻术是中土与西域甚至西方国家进行幻术艺术交流的时代。当时的中国本土有两大类幻术:一是由皇家和贵戚支持的大型幻术表演,大多以巨大的道具装置和众多的演职员共同配合的表演,如汉武帝角抵大会中的“鱼龙曼街”,实际上是两个相互连接而演出的大型幻术。另一类就是艺人的街头表演了。形式灵活、小巧。

到了唐代,幻术的种类就五花八门了。但是多以艺人的街头表演为主,也有戏场、广场寺庙附近的大场合表演。街头艺人的幻术表演就比较小巧、灵活了:演员在席上放一瓦器,内盛土种瓜,很快种子发芽、引蔓、生花、结实。演员让观众取食,观众尝过之后都说好吃,比平常的瓜还甜香。

到了宋代,南宋首都临安,有各种街坊、市场的演出场所,他们的艺人不但演出幻术还有杂技、舞蹈、武艺、演唱、舞狮、柔术等等的演出,冰儿的仁义班就很接近宋代民间艺人的演出。

到了清代,杂技艺人就漂泊江湖、生活凄苦了。但是出于对祖宗艺术的挚爱,还是发展了杂技和幻术,并达到了极高水平。比方说,一个有代表性的剧目叫“兴云吐雾”,演员能吐出火来,将黄豆变成小人,穿着衣服在火中行走。

其他的剧目象隔物透视、意念取物、米变金鱼等等。都是有相当高水平的、受观众喜爱的剧目。其实是特异功能的表演。

但是,象冰儿这样的幻术是绝无仅有的。因为龙、凤是神兽,是人间的人看不到的,只是在画上才能看得到,真实的龙、凤是没有人亲眼见的。现在,人们在这个场子里不但可以看到摇头摆尾的巨龙,还可以看到百鸟之王凤凰!大家屏住了唿吸等待着。

冰儿穿着淡蓝色紧身练功服,练功服镶着深蓝色的滚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