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 3 节 工人的生产率下降是因为他们变懒惰了?——归因偏差

上一讲,我为大家介绍了与自我相关的一些思维偏差,比平均更好、自我服务归因和自我焦点效应。这一讲,我会和大家再详细聊聊归因相关的问题。

所谓的归因,指的是「对于事件的原因」的判断。在上一讲里,我们其实已经涉及到了一些与归因相关的内容,那就是对于自己的成功或者失败的归因。但是实际生活中,除了我们自己之外,别人的行为也可能成为我们归因的目标。

例如,请你想象一下这样一个场景,你在马路上开车,遇到红灯,于是停下来等待。一会儿红灯转绿,你正准备发动汽车继续前进,忽然从斜后方窜出来一辆汽车,抢到你的前面,吓得你出了一身冷汗。

在这种情况下,你会有怎样的反应?大多数人肯定会有愤怒的情绪反应。除此之外,你可能还会对那辆车的司机产生一些不好的印象,比如你会觉得这个人行事莽撞,完全不考虑他人,没有风险意识等等。虽然你还没有见到这个人,但你在内心中已经给他做了一个判断。

不过实际上,一辆车之所以在马路上并线抢道,可能的原因有很多。可能那个司机确实非常鲁莽,平时开车就横冲直撞。也有一种可能性,那就是这个人其实平常并不是像这样开车,今天遇到了急事,比如要送病人去医院,才会这样做。

现实的可能性如此多,我们却往往会忽视掉它们,把原因只归结到对方这个「人」的身上。这种倾向在心理学里叫做「基本归因错误」。意思是说,我们在对别人的行为做出归因时,往往会倾向于做出内部的个人归因,而忽视了外部的环境因素。

这种把别人行为归于个人性格、能力等内部的倾向之所以被称为一种「错误」,是因为在很多情况下,这种对于个人内部的归因是不符合现实的。大量的社会心理学研究都表明,我们每个人都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而环境的这种影响力往往超过了我们的想象。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时美国和古巴的关系比较紧张。美国一位心理学家做了一个经典的实验。他招募了一批大学生被试,被试的意思就是,心理学实验或者心理测验中,接受实验或测试的对象。心理学家把这些大学生被试叫到实验室,让他们每人阅读一篇关于古巴领导者——卡斯特罗的文章,态度可能涉及支持或者反对。实验人员告诉第一批大学生被试说,这篇文章的立场是作者自己选择的。而对第二批大学生被试,实验人员会告诉他们说,这篇文章的立场是作者抽签之后选择的,也就是说作者到底写的是支持还是反对卡斯特罗,并不是他自己的选择。

读完文章之后,被试需要判断一下这篇文章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真实想法。结果非常有趣,无论文章的立场是作者自己选择的,还是抽签决定的,被试都会判断说,文章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真实想法。也就是说,即使明明知道对方的行为,也知道这个行为并不是他自己的选择,还依然会把行为做出个人内部的归因。

在现实与个人的种种因素面前,我们最喜欢做出的一种归因,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