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244章 生于忧患

作品:神话三国| 作者:庄不周|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1-02-11| 下载:庄不周TXT下载

”华佗激动起来,引经据典,与蔡琰辩论起来。要论学问,蔡琰完胜,可是华佗胜在有实践知识,这一点蔡琰是全无胜算,两人争来争去,也没争出个结果。

刘辩也不打断他们,笑盈盈的听他们争辩,心里却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正如蔡琰所说,要想修仙养生,需要的因素很多。一个整天为生计奔波的人是不可能有心情修仙养生的,可是一个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人,也未必就能修仙。老子说,五色使人盲,五音使人聋,沉迷于声色犬马的人是无法修仙的,只有寡欲淡泊之人才有可能返朴归真。

中原物质条件优裕,可是修仙有成的人却不是那些掌握财富最多的皇亲国戚、世家豪门,而是那些淡泊名利、隐居深山的人。塞外苦塞,可是塞外之人往往身强力壮,如果能满足基本的物质条件,寿命也往往比中原人更长。寿命长本身就是养生的目标之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塞外的确比中原更适合修仙养生。塞外罕见大成就者,恐怕与塞外物质条件过于短缺有关,无法满足基本生存需要,当然没时间去修炼了。

就物质条件一项来说,过犹不及,过于苦寒可能不利于修行,富足的生活同样不见得是好事。恶劣的环境迫使人变得更强,只有更强才能生存下去,富足的生活却会让人腐化、堕落,营营苟苟,唯利是图,失去最朴素的精神,最后变成一堆烂肉。

所以孟子才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对照历史,这个结论大致也靠谱。中原王朝往往死于内部腐朽,而草原民族一旦入主中原之后,很快就会步其后尘,落入腐朽堕落的深渊。这与人种无关,也与制度无关,这是人好逸恶劳的本性。

恍惚之间,刘辩好象抓住了什么,一时出神。

……

曹操带着擒获的龙赶回彭城,却没有在众人面前展示他的龙,只是将夏侯惇、夏侯渊、曹洪、曹仁等亲信将领引到帐中,又关好帐门,这才请出了他的龙。

一看到那头庞然大物,夏侯惇等人毛骨悚然,却又欣喜若狂。大帐里一片死寂,只剩下粗重的喘息声。

曹操是龙?

这个事实出乎很多人的意料。曹操一直说自己是虎,他修炼的导引图谱也是虎,据说还有虎啸之声。怎么突然他就成了龙,而且擒获了一头龙?

片刻之后,回过味来的他们面面相觑,眼神复杂,甚至有恐惧之色。

对他们来说,这首先是一件坏事。

曹操是袁绍的部落,而袁绍是凤系的代表,龙系是他们的敌人。曹操当然也应该与龙为敌。现在曹操本人成了龙,那他和袁绍还能做盟友吗?这个消息一旦泄露出去,曹操立刻就会成为袁绍的敌人,甚至是整个儒门的敌人。以曹操目前的实力而言,他随时都有可能被袁绍撕成碎片。

可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这又是一件好事。

在袁绍迟迟未能孵化凤卵的情况下,儒门能不能取得成功,凤系血脉对龙系血脉的进攻究竟能不能成功,现在谁也不好说。不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