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2515章 知音(求推荐!)

作品:三国小霸王(策行三国)| 作者:庄不周|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2-03-08| 下载:庄不周TXT下载

营和五万大军就像一只巨大的怪兽,盘踞在荆楚的腰间,贪婪的吞噬着荆楚的鲜血和膏腴。申耽、申仪兄弟的叛乱虽然迅速平定,还是引起了不少人的警觉。

战争的消耗超过他们的想象。受限于地形,即使吴军训练有素,即使黄忠、邓展等人作战经验丰富,也不能保证百战百胜,出一些意外或者差错在所难免,每一个意外都要用数不清的钱粮去弥补。

因为数量实在太大,对账目有所怀疑的人不在少数,负担最大的南阳大族借着新年大飨的机会,派代表来疏通关系,希望能看到相关的账目,防止有人从中牟利。

毕竟这样的事是有成例的。不久之前,南阳就查获了一批囤积居奇的奸商,代理襄阳督的关羽更是当众斩杀了几个倒卖军粮的无良之辈。

要查天子的账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即使南阳推行新政最早,南阳大族底蕴最厚,还是没人敢轻易开口,更没人敢当面提出请求,只能通过各种关系疏通,尽可能在不惊动天子的前提下达到目的。

腊月底的上计,正月的新年交拜,就成了最好的机会。

除了首相张纮、计相虞翻,行营长史杨修和少府卿杨仪就成了最忙碌的人,每天都有一大群人等着拜访。当然,也没人会空着手,各种珍稀之物堆满了屋子,随便一件挑出来,可能就是一个普通百姓的一年收入,稍微上点档次的也许就是一个中产之家。

这让孙策多少有些感慨,如果计算一下这个时代的基尼系数,不知道会是多少。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他的贡献肯定不小。虽然和建万金堂的汉灵帝比起来,他是慷慨的、节俭的,但他手里控制的财富也不是汉灵帝所能想象的。

与他相比,只知道从百姓头上收田亩钱的汉灵帝就是个土财主。

尽管如此,即使胆子最大、思想最激进的贤良文学也不会指责孙策。别的且不说,天子后宫之数限于十二,这一点即使以节俭著称的光武帝也自愧不如,也许只有传说中的圣王可以做到。

比如娶了娥皇、女英的舜帝。

在一片颂扬声中,也有一些不怎么动听,甚至让人觉得别有心的暗流。

孙策平定江南之初,曾有“舜避丹朱”的说法,如今孙策驾临君山,又有人提起了舜帝,只是并非赞扬,反而透着一丝恶毒。

君山除了洞庭山这个别名之外,又被称为湘山,据说舜帝南巡时曾在这里驻留,后来死于九嶷山,娥皇、女英南下寻夫,最后就葬在君山。时至今日,孙策还能看到据说是娥皇、女英埋骨之处,而山上也随处可见泪点斑斑的湘妃竹。

有人便说,孙策驻驻君山不祥,当另置行在,比如去洞庭湖的东岸长沙国。

这个提议含义丰富,可供解读的余地极大,也让追查源头变得不切实际。

负责军情的郭嘉向孙策汇报了这个消息后,孙策很快做出决定。

查什么查?这还用查吗?这就是曹操、法正的阴谋,让人把辛评、秦宓叫过来骂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