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章一八三 清理商屯

作品:七海扬明| 作者:且看昨日风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2-05-04| 下载:且看昨日风华TXT下载

乱就从未休止过,近三十年了,也该是与民休息的时候,减少财政支持,缓解帝国的债务压力,并将财力用于生民育民之上,方是长久之计。可减支并非只有这裁军一项,这段时日,殿下监国,经手的内阁财政报表如此多,支出之项中,不少都是可以裁撤或减少的。”

“财政项目.........,这些项目实在繁杂,不知马相说的是哪方面的。”李君度问。

“当然是和战争有关,北伐战争赢了,帝国才会裁军嘛。也正因如此,裁军之项才不会被人明目张胆的反对。”马东来依旧不明说。

李君度微微点头,脑袋里闪过一道亮光:“屯田!”

一语道破,马东来起身为之鼓掌,道:“英王殿下真不愧是陛下长子,一点就透,正是屯田!”

李君度越往深处想越是感觉这一招着实实用,虽说皇帝在开国之初大力在沿边的绥靖区大规模屯田是为了开发边疆,但在口径上还是说为北伐战略服务,如今漠北之战帝国大胜,驱逐鞑虏于万里之外,为备漠北边事而制定的屯田计划自然也可以动一动刀子了。

帝国的屯政分为很多部分,商屯、民屯、军屯和官屯是四种主要的形式,民屯和商屯都是民间参与屯垦的方式,但也不同,普通的民团只是和移民工作相配合的政策,让内地之民迁移各绥靖区,给予牛种,授权开垦土地,可多年不纳税,规模并不大,而且四散而布,倒是四种屯垦中最不用多考虑的。

军屯和官屯则是帝国的官方行为,只不过屯垦的主体是理藩院与内阁边屯局的区别,就是帝国投入资本进行的垦荒,理藩院下属的各绥靖区使用官奴旗佐做人力,而边屯局则主要用清算问罪来的犯官汉奸为主体,这两项也不在李君度的计划之中,毕竟官方的投资已经完成了,使用的也是官奴劳动力,日后是只见产出无需投入了。

真正被李君度盯上的是商屯!商屯是民屯的升级版本,是被帝国的大资本掌控的,这些农场的主人在各绥靖区投入巨资,一垦少则几千亩,多则上万亩,都是规模巨大的农场,这些农场在各地绥靖区几乎自成一国,商屯农场使用从内地招募甚至拐骗来的劳工,与当地各旗佐单位合作,大规模圈地垦荒,而他们最大的依仗就是理藩院给开的保底合同,理藩院设在各地的军仓官仓每年都会从这些商屯收购一定数额的粮食,少则数千石,多则十万石,而且价格还比从本地民屯户那里的收购价格高,只要商屯能让农场的粮食维持在水平以上的亩产,那就是稳赚不赔,更关键的是,这类保底价格收购合同,少则签五年,多的甚至签署了十五年。

李君度犹然记得,理藩院每年收购多达六百万石的粮食,而仅此一项就要支出超过八百万两,往年并没什么,毕竟为了筹备国战,多少粮食都不够的,那时候要养数十万大军和超过两百万的马匹牲口,可如今战争结束,马放南山,如果还按照计划按照合同收购粮食的话,财政压力暂且不论,收来的粮食做什么呢,难道要烂在仓库里不成吗?只此一点,就清理商屯这件事就有充足的正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