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章六二 蒸汽铁甲舰

作品:七海扬明| 作者:且看昨日风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2-05-04| 下载:且看昨日风华TXT下载

列舰增加装甲, 显然重心问题导致这是不可能。

而海军装备处综合舰队需求和海军造船厂能力, 给出了一份详细的报告,以表示海军对皇帝的尊重,报告的结论就是现阶段做不到蒸汽动力和铁甲防御,请皇帝另行拨款,做前期研究,预计在帝国三十年就可以拥有皇帝设想的战舰。

海军的报告拿出了几条道理,主要是技术问题,其一就是动力方式,按照海军说法,虽然民船早在帝国十年起就逐渐采用了蒸汽动力,但都是明轮船,而非螺旋桨,明轮船就像水车一样的轮子挂在船只两侧,非常不安全,别说战列舰上的那实心炮弹,就是霰弹齐射就可以毁坏。而海军在帝国十四年就曾建造了一艘实验舰艇,装的就是明轮,为了安全,外包木壳,结果就是船体太宽,不能外海航行。

为了让皇帝相信,海军还举了一个例子,说太上皇举办的第二届蒸汽动力比赛上,使用同样动力的蒸汽船舶,明轮船跑到十一节,螺旋桨只能跑七节。

其二就是蒸汽动力效率很低,也有能让三千吨以上的主力舰用的大马力蒸汽机。当然,所有的理由,在后来看,都是在扯淡,海军根本不想发展蒸汽动力铁甲舰,在海军部的高层眼里,蒸汽动力就应该是一种辅助动力,加到主力舰上,可以不用拖船就可以自由出入港口,如此而已。海军当时对战斗力的进步主要体现在火炮上。

大口径滑膛炮、前装线膛炮、后装线膛炮、圆盘引信开花弹、触发式引信开花弹,海军在火炮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目的就是为帝国战舰研究一种远距离的大威力火炮,方向就是使用触发引信的线膛炮,这样海军战舰就可以在四百米甚至更远的地方射击对方战舰,这个距离,欧洲战舰无法射穿帝国舰艇,开花弹威力大,可以很快解决对手,甚至火炮数量少的巡航舰也可以凭借这种火炮远距离收拾对方的战列舰。

在帝国二十一年的时候,后装线膛炮已经定型,只不过触发式开花弹没有研制成功,而且为了炮弹契合膛线,圆柱型炮弹后面用的是铜,而且容易炸膛,综合几种原因,没有给致远、美洲两型战舰使用。

有了海军部的报告,本来一切就结束了,皇帝提出了设想,海军论证不可行,也就这样了。但一个意外打破了这种和谐,帝国南洋海岸警备队警备司令齐昌杰的一份密奏让李君华意识到,并非是技术做不到,而是海军官僚主义在作祟。

帝国的海岸警备队分了北部、中央、南洋、印度洋和非洲五大战区,警备司令部分别设在海参崴、申京、马尼拉、槟城和开普敦,与军队受皇帝领导的军部指挥,帝国政府负担军费不同,海岸警卫队由地方政府提供部分资金,也受各地行政长官指挥,尤其是槟城、开普敦等特殊的城市。

但海岸警备队的装备一般由海军造船厂制造,也是军种之争的痼疾,比如陆军不允许理藩院军队拥有超过营级规模的步兵、海军限制陆军运兵船不许装备火炮等等。海军对海岸警备队的舰船的限制就是最多两根桅杆、十门火炮,这本没有什么,因为海岸警备队就是受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