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1312 海商们的困扰

作品: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 作者:彼岸之筏|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2-09-30| 下载:彼岸之筏TXT下载

在新加坡长期立足,至少,恐怕,我们不应当与周边的国家交恶吧?

包括孙老在内的人士都觉得,最起码,我们在初期理应如此。

所以,既然如此,我们一旦遇见了苏丹的舰队,应该如何应对?是躲避退让,还是抵抗?

然而现在貌似只能选择后者,因为几天前小艾的电报已经宣告了一个事实:我们至少已经严重得罪了海峡两岸的某几个苏丹王国,那么后果怎样呢?最坏的情况我们会遇到所有苏丹王国的联合报复,最好的情况是这件事由于消息闭塞而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就在海战发生前,朱北国一直受这些问题的困扰,这的确是一连串让人头疼的问题。

就在几天前,关于船队在穿越马六甲海峡区域时,可能会遇到苏门答腊岛和马来半岛的众多苏丹王国、地方诸侯的船队前来拦截收税的情况,朱北国已经被各方面告知——这是有很大概率发生的事情。

后来,由于小艾的电报通报,让朱北国的紧张感骤然上升,让他一路上都在从船队里的各国船长和向导那里打听马六甲海峡区域的情报,其中来自泗水的华人向导,给朱北国提供的关于在这个海峡航行的各种五花八门的注意事项最为详细。

比如,进入海峡后,沿途会遇到海面上游弋着的各国海上武装力量,包括满加苏丹、巨港苏丹、棉兰王国、廖内苏丹和亚奇国王的税收队伍。

“……固然不恣意杀掠人口,却是跟海匪劫掠无分......” 。

华人向导是这样评价这些收税者的。

朱北国从历史记载中也知道,苏丹王们的巨型排桨帆船队经常对过往船只进行各种“税收活动” ,这个很好理解,国王们看着从自家眼皮子底下过往穿梭的移动钱袋子,自然是要雁过拔毛的,毕竟不拔白不拔,拔了也白拔。

然而朱北国也从这些人的口中也了解到,历史书里不经意忽略的一面,即:这种所谓的税收貌似不那么文明。

还有一个让朱北国对这些苏丹王国印象减分的情况是,港口补给。

海峡地区的港口补给是一个让过往海商们十分头疼的事情,在马六甲海域,如果你想登岸补给的话,最好是去荷兰人控制的占碑堡和马六甲城,这是通常情况下的选择,因为在那里,如果你不打算进行贸易的话,是不收税的,当然了,补给也要花不少钱。

然而,荷兰人跟当地人的关系貌似不怎么融洽,船只来到这些港口补给的话,经常得不到足够的物资,所以有时候也需要去苏丹国王们控制的港口补给,那里人口众多,物资也丰富,而且从当地人手里交换东西也相当便宜,甚至能用很便宜的东西换到好东西,比如用产自欧洲的玻璃珠、火器和铁锅等,换取当地土著从深山里带出来的宝贝。

深山里的宝贝很多,包括且不限于黄金、宝石、毛皮、肉类、水果、名贵的木料和香辛料。

但是,天底下最要命的词汇就是“但是”两个字了,这些港口里的官吏和附近海面上苏丹舰队很不好惹,他们经常给商船找麻烦,关键是苏丹王的官吏们没有任何契约概念,有的时候,无论你有没有产生交易,也会遇到官吏到你的船上无条件抽取货物的百分之五到十,作为“纳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