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705 关于郑成功的动向

作品: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 作者:彼岸之筏|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2-09-30| 下载:彼岸之筏TXT下载

和港口做一做自家的生意, 俗称“夹带私货”, 而郑家对此也态度宽容,收税亦公道。

所以南洋海域吃郑家这碗饭的中小海商有很多,像薛家的就是典型的例子,这也是但凡郑家振臂一呼,响应者云集的关键原因之一。

薛来相说,这次进攻江宁之举,国姓爷谋划已久,此时国姓爷据有浙闽粤沿海诸位港,而(永历)皇上“西狩缅境”,晋王(李定国)与鞑子在云贵拉锯,故鞑子在东南沿海兵力空虚,国姓爷欲趁此机会攻占江宁,攫取江南财赋粮草之地,立足江南,徐图天下。

然而天时不利,薛家船队刚到舟山就遇到台风,国姓爷的船队被风浪吹散,船只触礁搁浅无数,尚未入江作战,精锐水师流失伤亡近万人,属下海船损失数百艘。

好在国姓爷的嫡系船队损失不大,损失的船主要是像薛来相这类响应郑家征召而来的中小商号的船。

说到这里薛来相感慨道,若非义父送我望远镜及精细海图,使某及早发现前方海况异常,及早转入海岬抛锚躲避,则必陷风浪之中矣。

风浪过后,又寻海图所指,碾转诸岛,收的得无主搁浅海船四艘,稍加修葺,拖带至闽地,复原后得千料閘船两艘,乌哨小船两艘。如今拜义父所赐予,薛家的船队居然已经扩展至七艘了。

此时任艾两人一言不发,很认真地听着薛来相的讲述,哥俩知道,薛来相刚才谈及的这场风暴,历史上确实有记载。

毕竟任艾哥俩在出海前早就在电脑资料室里做足了这方面的功课,他们很熟悉这段历史。

根据朱哥的说法,也正是这场台风,有可能改变了旧世界的大清和郑家的历史发展轨迹。

那场改变历史的台风,就发生时间就在两个月前的八月初,当时郑成功调集海船千艘,兵士数万,从海路挥师北上。

此时的长江口,还有驻扎在长江口崇明岛的张名振张煌言所部接应,沿江有清军绿营将领的做内应,加上当时的江宁确实非常空虚,两岸士绅百姓因为剃发易服,也日夜盼望“王师东来”,所以郑成功选择这个时机进攻江宁可谓地利人和皆备。

时郑家水师一路北上,沿途攻无不克,声势浩大,眼看着那大明的南京故都已经是势在必得了。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一场突如其来的的台风,让郑成功止步于长江口以南的洋山海域,台风除了让郑成功损失了数百艘海船以外,士兵也失踪流散近万人,失踪人口里还包括郑成功的三个儿子和小妾。

事已至此,全军上下士气大跌,在海上与风暴盘桓数日,郑成功最后只能率领残余船只和将士黯然南下闽地修整。

由此,郑家失去了一个重大的历史机遇。

等到来年农历的五月,郑成功终于恢复了元气,那一回他率十多万将士再度北上江宁,初期战事尚顺利,郑家水师先是与清军水师占大战于舟山外海,不熟水战的清军根本不是郑家的对手,几场接触战下来,大清水师居然全军覆没,仅仅是被焚毁的船只就达到百余艘,至此大清朝完全丧失了制海权,郑家已无后顾之忧,接着郑成功又攻占舟山岛,终于攻入了长江口,兵锋直抵南京的燕子矶。

然而,时过境迁,此时的清廷其实已经缓过劲了,江右沿途一带已经有所防备,郑军虽然水战无敌,但陆战却与清军打了一个平手,就在双方僵持的关键时刻,终究不熟陆战的郑成功又犯了一个料敌不足的低级错误,被清军偷袭,导致兵败如山倒,最终再度仓惶退出了长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