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695 三十年不变

作品: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 作者:彼岸之筏|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2-09-30| 下载:彼岸之筏TXT下载

以让乔保明改姓代或者姓艾。

当然这俩姑爷不会这么拿大,自己还没有真正与乔家姑娘完婚,怎么就好收人家的奴仆,所以在上岛后,小艾就很大度地对乔保明说,您老人家这么一把年纪了,我也不好意思拿大摆主人家的谱,听说您祖上姓孟,干脆您老就恢复了本姓得了。

老庄头听了这句话,一霎时就呆住了,然后哭着说自己是不是没有伺候好姑爷,居然让您老人家不要我这个仆人了吗?

小艾听了赶紧解释说不是啦,不是啦,纯粹是因为您老人家年纪大,尊老爱幼是澳洲人的行为准则,跟要不要您老绝无关系,况且您老人家这么殷勤,怎么会不要你呀?

别想多了好不好?再说了,以后别叫我老人家,听着别扭,总之你本姓孟,以后就叫孟保明了。

好吧,听到这里孟保明才缓过劲来,心想原来是姑爷心善,不忍在老年人面前拿大的缘故,这才安下心来。

小艾知道,这孟保明是乔家从京师带出来的老人,乔家这一路南下,是跟着老太爷老太太闯过世面的,人很忠心,也很能干,当初小艾初次见面,习惯性亲热地叫了一声乔叔,当时还把老人高兴得胡子直颤……

这些天孟保明带着两个小厮几乎就是天天守在小艾左右,随时听他招呼。

现在,小艾背着手慢慢正走在田坎上,面带微笑摆出一副领导视察群众工作的样子,一边巡视众人开荒,一边跟四周的群众打招呼,孟保明则一边招呼着手下小厮在前面开路,自己责跟在小艾后面给他扇着扇子,嘴里也不停地给姑爷介绍开垦的情况。

小艾一路上就这样边听边看,也不禁在心里感叹说,这个时代的汉人果然很厉害啊!搞起开荒种地、安家起屋、修渠引水这些农活真的是专业的很,怪不得人家荷兰人也在大规模招募汉人去南洋开荒呢!

汉人的有点太多了,不仅比当地土著能吃苦耐劳,还有聪明专业技术,关键是每个人都很听话很好管理。

眼前,小万山岛上的垦荒可以用如火如荼,热火朝天两句成语来形容,根据代艾二人在农户们上岛前宣布的政策,开荒工具和初期的粮食都是免费提供,开出来的地块按户为单位平均分配。

另外,有余力的家庭想多开荒也没问题,开出来就归你家租佃。

于是这让佃户们垦荒的积极性大为提高。

登岛二十天后,也就是十月五日,山中小盆地的开荒基本完成,通过这些天的努力,人们一共开出了四百五十亩土地,望着自己的劳动成果,佃户们此时的情绪非常高涨。

因为小艾及时宣布说,这里的土地将按照人头一次性分给佃户们,而且佃约三十年不变!佃租只缴纳土地产出的二十分之一,也就是百分之五,头一年还免租,说是让初来乍到的佃户们有一个修养喘息的时间。

这个标准比乔家的百分之八和这个时代普遍的百分之十的地租要低得多。

更为关键的是,因为这里没有官府收赋税,所以佃户们交了地租后所得全部归自家,显然这一点非常刺激佃户们的劳动积极性。

于是乔家的庄头们立刻带着佃户的男主人开始四处丈量土地,按照水源距离和土地的肥瘠,把这些地块搭配着分配给每家每户。

对于这类事情,小艾完全是个门外汉,所以他索性把这些事情全部交给了乔家的三位庄头集体商量着办,小艾对庄头们要求只有一个:佃户们对你们的土地分配没意见就行,至于哪家多一点哪家少一点,土地如何好赖搭配等等具体问题,小艾一概不闻不问,完全放权。

这个“三十年不变”和百分之五的地租政策是红楼那边制定的。

小艾只不过是一个宣布者而已,然而佃户佃奴们却不管这些,在这些人眼里,这些土地是乔家姑爷带着我们开出来的,住房工具粮食也是在这位乔家姑爷的帮助下获得的,人家还按人头给了安家银子,所以这地理所应当就应该属于乔家姑爷,加上这个佃契和地租比例又对佃租者十分有利,所以小艾在众人心目中的形象比过去更加地高大起来,就连庄头们都私下感慨,这个做法自古少有呐,能如此对待所属佃户和佃奴,这乔家的两位姑爷简直就是大善人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