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574 土著和外来户

作品: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 作者:彼岸之筏|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2-09-30| 下载:彼岸之筏TXT下载

也变卖家财跟着人家去了欧洲的以外,大多数华人仍然懵懵懂懂地怀着侥幸心理,继续呆在本地过着自己的小日子。

然而,南洋的华人们再也没有什么安稳小日子了,这个群体在遍布南洋的各种“独立运动”中,迅速沦为二等公民,成为掌握了政权的土著人眼中的肥羊,任人宰割,在旧世界的近代历史时期,这个群体遭受到了非常多的苦难。

当然了,在殖民南洋的欧洲人当中,还是有一个比较奇葩的例外,那就是西班牙人。

在欧洲的历史上,那些常年战斗在伊比利亚半岛上,艰苦战斗在抵抗新月旗帜最前线的西班牙人,其宗教情怀是常常爆棚的。

其实也难怪人家这样,毕竟如果宗教情怀不爆棚的话,那就没有战斗力和牺牲精神了,真要是那样的话,欧洲西南端的伊比利亚半岛的地方很可能就会变成新月绿旗的天下,往后,说不定新月的旗帜还会翻越比利牛斯山,把新月旗插到塞纳河畔都难说。于是在西欧肯定就再也看不到高耸入云的教堂尖顶和十字架了。

也正是因为宗教的原因,貌似西班牙人从一开始就不太喜欢华人,因为华人们除了喜欢勤劳地挣钱、然后传宗接代光宗耀祖以外,好像并没有什么坚实的信仰。

在西班牙人眼里,这个群体哪怕有一些“可笑的,近乎迷信”的所谓信仰,那也是非常功利性的,比如信观音是为了求儿子,信妈祖是为了保平安,信灶王爷是为了贿赂他不要上天到玉皇大帝面前告发自家里的龌蹉事等等。

而且这群人十分的封闭,家族和圈子观念非常之浓厚,对于西班牙人而言,这群人说着谁也听不懂的语言,保持着与外人格格不入的风俗,有钱了也不在当地投资,总是把钱带回老家,人死了,必须要落叶归根,哪怕老家在万里之外也在所不惜!

尼玛连丧葬业的生意都挣不到华人们的银子,这教人情何以堪啊!?

好吧,其实这更是让那些视宗教信仰为第一人生价值的西班牙人情何以堪啊!?

因此西班牙人不仅对华人这个群体大惑不解,也更是愈发地感到陌生,甚至感到一些恐惧和忌惮。

然而说老实话,华人确实比当地土著“有用”多了,华人们的勤奋、吃苦耐劳和聪明的记载总是充斥着西方人传教士的笔记、游记里。

在南洋,凡是有华人的地方,总是有商机和市场,而且华人总会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开辟出农田,建立起村舍,就会有各种物资供应,当然了,还会有可观的税收,于是假以时日,当地就会出现一个日渐繁荣的经济圈,而且华人们还很能生娃……

因此,西班牙人对这个群体是又怕又爱,有的时候真是离不开这些华人,但又生怕这群华人把自己给淹没了。

从总体上讲,信仰保守的天主教的西班牙人,与信仰新教的荷兰人不同,西班牙人对华人一直是非常的警惕和防范的,特别是对那些非基督徒华人群体,更是防范有加,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毫不犹豫地高举屠刀。

所以在西班牙人控制下的吕宋,那里的华人曾经遭受过至少三次残酷的屠杀----这些还是有记载的,而且全部都是灭绝性的。

可怜的南洋华人,难道你们是一群被神所诅咒的人吗?

朱北国作为历史学博士,在侯相麟即将离开妮可号,前去就任“帝汶岛保税区管委会主任”之前,给他讲了很多关于旧世界南洋华人的事情,朱大博士特别对侯相麟讲到,在若干年后,西班牙人在吕宋还有一次针对华人的大屠杀----如果历史进程没有发生重大改变的话。

侯相麟依稀记得,朱北国所说的那次大屠杀应该发生在四、五年后,而且朱博士当时对侯相麟透漏过自己的想法,还说到如果我们有能力的话,应该干涉一下西班牙人的行动,最好能阻止那场屠杀——侯相麟记得朱博士当时与自己站在妮可号前甲板上,凭栏遥望北方说道:

“……四万华人死于非命,三万华人流离失所,当地土著也参与了屠杀,男人被杀掉,女人被劫掠进丛林……

我们……难道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那场悲剧在我们眼皮子底下上演吗?”

说完此话的朱博士回头望着自己,感觉他的眼睛里仿佛有一团火。

“……所以,我需要抓紧武装力量的建设,看来在新安城的工作,可不是搞基础建设这么简单呢……也许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就有能力进行干涉了……”

想到这里,坐在马车上的侯相麟不禁喃喃自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