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1511-1520

作品:明朝那些事儿| 作者:当年明月|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0-12-25| 下载:当年明月TXT下载

有。

因为魏公公也吓坏了。

事发后, 魏忠贤得知事态严重, 当时就慌了,马上把首辅顾秉谦抓来一顿痛骂,说他本不想抓人,听了你的馊主意,才去干的,闹到这个地步,怎么办?

魏忠贤的意思很明白,他不喜欢这个黑锅,希望顾秉谦帮他背。但顾大人岂是等闲之辈,只磕头不说话,回去就养病,索性不来了。

魏公公无计可施,想来想去,只好下令,把周顺昌押到京城,参与群众一概不问。

说是这么说,过了几天,顾秉谦看风声过了,又跳了出来,说要追究此事。

还没等他动手,就有人自首了。

自首的,是当天带头的五个人,他们主动找到巡抚毛一鹭,告诉他,事情就是自己干的,与旁人无关,不要株连无辜。

这五个人的名字是:颜佩韦、杨念如、沈扬、周文元、马杰。

五人中,周文元是周顺昌的轿夫,其余四人并未见过周顺昌,与他也无任何关系。

几天后,周顺昌被押解到京,被许显纯严刑拷打,不屈而死。

几月后,周顺昌的灵柩送回苏州安葬,群情激奋,为平息事端,毛一鹭决定处决五人。

处斩之日,五人神态自若。

沈扬说:无憾!

马杰大笑:

“吾等为魏奸阉党所害,未必不千载留名,去,去!”

颜佩韦大笑:

“列位请便,学生去了!”

遂英勇就义。

五人死后,明代著名文人张傅感其忠义,挥笔写就一文,是为《五人墓碑记》,四百年余后,被编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学语文课本。

嗟夫!大阉之乱,以缙绅之身而不改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

——《五人墓碑记》

颜佩韦和马杰是商人,沈扬是贸易行中间人,周文元是轿夫,杨念如是卖布的

不要以为渺小的,就没有力量;不要以为卑微的,就没有尊严。

弱者和强者之间唯一的差别,只在信念是否坚定。

(长篇)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513]

犹豫的人

这五位平民英雄的壮举直接导致了两个后果:一、魏忠贤害怕了,他以及他的阉党,受到了极大的震动,用历史书上的话说,是为粉碎阉党集团奠定了群众基础。

相比而言,第二个结果有点歪打正着:七君子里最后的幸存者黄尊素,逃过了一劫。

东林党两大智囊之一的黄尊素之所以能幸免,倒不是他足智多谋,把事情都搞定了,也不是魏忠贤怕事,不敢抓他,只是因为连颜佩韦等人都不知道,那天被他们打的人里,有几位兄弟是无辜的。

其实民变发生当天,抓周顺昌的特务和群众对峙时,有一批人恰好正经过苏州,这批人恰好也是特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