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一零六章 寒光闪烁的划时代军事革新

作品:乱清| 作者:青玉狮子| 分类:恐怖灵异| 更新:2021-02-04| 下载:青玉狮子TXT下载

枪,平平刺出,是一个什么感觉?

呃……不太好发力啊!

是吧?别扭吧?

因此,在实战中,出于本能,士兵们会有意无意的避免“刺” 这个动作,更多的采取更顺手的动作“扎” 。

长矛兵时代的最基本的攻击动作“刺”,慢慢儿的退居次席了。

那么,“扎”较之于“刺”,有什么不同或者优劣呢?

都是双手持枪,“刺”是虎口朝前朝枪口方向,“扎”是虎口朝后朝枪托方向,同时,还要保证装刺刀的一侧向外。不过,因为刺刀一般是装在枪口右侧,所以,这一点倒不是什么大问题除非你是一个左撇子。

问题在于发力。

“刺”,主要是沿水平方向发力;自下而上,亦很得力;自上而下,相对来说没那么顺手,不过,大致也过得去。

就是说“刺”这个动作,可以沿各种方向发力。

“扎”呢?

基本上,只有沿一个方向自上而下。

水平方向发力,已经很别扭了而且,不仅别扭,攻击的时候,自身还门户大开大伙儿略加想象,就明白了。

自下而上,基本上是做不到的。

就是说,“扎”之发力,较之“刺”,局促了许多。

“扎”的问题,还不止于发力。

射击、冲锋的时候,都是平端步枪的虎口朝前,格、挡的时候亦然;只有“最后一击”之时,为便于发力,才改“端”为“攥”虎口朝后。

那么,问题就来了

动作转换,是要花时间的,短兵相接,瞬息可决生死,有的时候,这个“枪花”一耍,就那么微微一顿,“发球权”就交回到敌人手里了,形势顿时逆转,弄得不好,连命都转了进去。

因此,总的来说,“扎”较之“刺”,几乎没有“优”,只有“劣”。

既然如此,怎么还拿这个“扎”……啊,对了,前头说过了,刺刀装在枪口的侧上方,“刺”不顺手。

怎么样才顺手呢?

像中国人这样,将刺刀转到枪口的正下方,“刺”,就好发力了就顺手了!

卡尔亲王的身上,隐隐的起了一层寒栗。

而且卡尔亲王看出来了,中**人演练的“突刺”的动作,其实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沿水平方向攻击的动作,还包含着一个顺势上挑的动作,如此,刺刀装在枪口的正下方,就愈加之顺手了!

他进一步想明白了

为什么同为“军刀式”刺刀,中国人的比法国人的要短一些?而且,中国人的刺刀,是平直的,没有法国刺刀那种微微的弧度?

法国人的设计思路,是“刺刀”、“军刀”两用,因此,刺刀较长,还有一定的弧度以做劈砍之用。

“夏赛波步枪”刺刀的长度,几近一柄正经的军刀,装上之后,整支步枪的重心,前移过甚,不宜把握,会大幅降低“突刺”的效率。

如果刺刀还有弧度,“突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