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二十五章 纪录保持者

作品:乱清| 作者:青玉狮子| 分类:恐怖灵异| 更新:2021-02-04| 下载:青玉狮子TXT下载

贝子爵承三世后再行照例降等, 至不入八分辅国公, 世袭罔替。”

没完。

“赐‘毅勇忠诚’四字佳号。”

没完。

“赐四团龙服,图形紫光阁。”

没完。

“赏加太子太保衔。”

总算完了。

并非没有一点预感,但事实面前,关卓凡还是觉得,哇!

清朝的爵位分成两个体系,一个是宗室体系,即爱新觉罗他们家的;一个是所谓“世爵”,或者称“世职”,即异姓功臣体系。

关卓凡原来的公爵,是“世爵”中的“顶封”,对应宗室体系的话,大致相当于奉恩镇国公,或者低一级的奉恩辅国公。

奉恩镇国公之上,是固山贝子,这是为皇子准备的封爵。

现在,嘿嘿,爱新觉罗认定我是他们家人啦。

“入宗人府玉牒”,“赏用金黄带”,“仿宗室贝子例”,这三点加在一起表明,这个“固山贝子”不仅仅是一种荣衔,而是被真正纳入了帝系,即努尔哈赤的老爸塔吉克的子孙这一系。

“玉牒”是皇帝的家谱,分“黄册”和“红册”。

清制,太祖努尔哈赤之父塔吉克的子孙为“大宗”,称“宗室”,入玉牒黄册,用黄色腰带,即“金黄带”,俗谓“黄带子”者也;塔吉克叔伯兄弟之子孙为“小宗”,称“觉罗”,入玉牒红册,用红色腰带,俗谓“红带子”者也。

不知道宗人府会拐弯抹角把“关卓凡”安在塔吉克老先生哪位子孙的后面?旗人往上查祖宗八代,大多沾亲带故,说不定也不算生安硬造啦。

嘿嘿,俺潜伏得够深的啊。

还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你们几位,不好意思,见到我,得正儿八经地给我行大礼了,哈哈。

有清一朝,异姓功臣生前得封贝子衔的,只有福康安一人。但福安康是富察皇后的亲侄子,地道的“外戚”。还有,他封贝子时,已经四十多岁。而且,不到半年就挂掉了。

而且,不晓得他进了“玉牒”没有?

总之,我肯定是纪录保持者了。

奉恩辅国公之下,是“不入八分镇国公”,接着就是“不入八分辅国公”。

所谓“八分”,指的是显示身份的八种标志:朱轮、紫缰、玉壶、紫垫、宝石、双眼、皮条、太监。其中,“双眼”即“双眼花翎”,“皮条”是车子上用以清道的皮鞭。

“不入八分”就是不能用这八种家什。级别在“不入八分”之上的,就是可以用这八种家什。不过,“不入八分辅国公”依然算“超品”,大致和“世爵”中的伯爵对应。

就是说,即便俺从现在就开始混吃等死,俺的后世子孙也代代都是“超品大官”。

特旨许以四字为爵号的,有清一朝只有四人:阿桂、兆慧、明瑞、福康安。

“四团龙服”是王爵的服饰,贝子的补服是“两团行蟒”,就是说,俺这个贝子,可以穿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