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 204 章 又来碰瓷标儿喊冤

作品: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 作者:木兰竹|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2022-11-30| 下载:木兰竹TXT下载

会对前代有抹黑。但他们至少都有一个理念,那就是“史书” 是“纪实体” 。

以司马光为首的北宋史学家,却认为修史是“劝诫君王”的手段,必须要进行“忠奸顺逆”的主观评价和删改。

比如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将汉武帝《轮台诏》说成“罪己诏”,塑造一个幡然悔悟的汉武帝形象,以劝说皇帝对西夏、辽国等忍让,不要打仗。

实际上读一遍《轮台诏》,就知道它只是汉武帝对之前政务的总结,功劳和失误都有说,然后表示仗打完了,该休养生息了,与“罪己”相差甚远。

欧阳修主修的《新唐书》也延续了司马光的“以古讽今”的思想,唐朝皇帝的本纪从《旧唐书》的三十万字删到了九万字,有许多悲壮事迹的将领的列传更是一笔带过,删得索然无味。

而且欧阳修等人执着于文章的可读性和文学性,再加上从唐朝到北宋时间较久,又遭遇战乱,史料缺乏,所以采用了大量笔记、小说,让《新唐书》错误繁多。

连后人都哀叹,“拾取小说私记,则皆附著无弃”。

不过欧阳修等人修史虽然不客观,但在那个时代,他们的选择也不能说错,只是不符合后世人的理念而已。朱标站着说话不腰疼,不喜归不喜,倒也没资格评价什么。

现在他爹让他主持修《元史》,他把《元史》按照自己的想法来修就好。

用《元史》劝诫他爹没必要,自己劝诫自己更没必要。还是修得尽可能客观一点,好留给后世人考古研究。

李善长见朱标神色复杂,迟疑道:“标儿,你是不是不喜欢欧阳修?”

朱标摇头:“不是不喜欢,只是……”

只是欧阳修和司马光这群人代表着古旧正统文人,和他的思想格格不入。

不过他们的思想在实政上拖后腿,但在个人品德上还是值得敬佩。在官场这泥沼中,他们已经超过了至少九成的人。

所以欧阳修的后人能被他一幅字打醒,不与士绅豪强同流合污,也不为怪了。

朱标转移话题:“陛下想让我主持修《元史》,我想起了欧阳修主修了《新唐书》,有些感慨罢了。”

李善长脸一黑:“修史?!为什么主公要让你去修史?你应该留在北京!”

朱标立刻安抚:“我的官职不变,只是多了挂一个《元史》主修的官职而已。”

李善长仍旧满脸不悦。他用拐杖狠狠砸了几下地面,道:“修史让翰林院的人来就行。宋濂他们难道不会修?陛下何必给你增加无谓的负担!不行,我要给陛下上折子!”

朱标拉住李善长,道:“修史是把握话语权的重要手段。我只是定下标准,然后审核成稿,又不是自己编纂书写史书,哪可能累着?政务之余看一下元史的初稿,算是放松了。”

李善长无奈:“既然标儿你说是放松,那便罢了。但你可千万不要累坏自己。”

朱标曲起胳膊握拳:“放心,我每日都睡眠充足,保证四个时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