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七十七章

作品:剧透历史从八件有趣文物开始| 作者:山海十八|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2023-06-23| 下载:山海十八TXT下载

哪个皇帝会拒绝一张白银矿脉分布的世界地图?

反正朱元璋与朱棣没有在这件事上故作姿态表示不要。

哪怕这章地图不够详细,没有清晰标注出国家名称,只用银元宝作为记号标出了世界银矿的大致走向,但它也足够称得上绝密情报。

等啥啊!

立刻动笔,依样画葫芦,快速抄下来!

朱家父子俩早有准备。

此前农作物的引入视频提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水镜上放过一幅粗略的全球地图。

早就把那幅世界地图复写了多份,眼下派上了用场,取出简易地图直接在上面添加标记。

随着一笔笔落下,第一反应是隔壁东瀛的银矿资源很不错的样子。

水镜:【这幅地图画的是20世纪之前勘察到的全球银矿资源分布。

如图所示,我国的银矿资源不能算丰富。虽有不少银矿标记,但小型矿多而大型矿少,贫矿多而富矿少。

外加当时的冶金技术,限制了一些伴生银矿炼制出纯度较高的白银,使得国内本土银产量低。

同时,还有一点限制了银矿的发掘。

古代讲究风水墓葬,山陵之地多为墓葬首选场所,偏偏山脉里又是富于矿藏的地点。

采矿业得不到进步发展,亦是被不能挖人祖坟的风俗所限制。

种种因素叠加让中国古代缺少本土白银来源。

那么明朝究竟缺不缺白银?

在此之前,要回答的是大明是否需要大量白银?

如果不用白银,即便本土银矿产出量少也无妨,说的是宋元时期之前的中国。

明朝时期情况已经不能与之前朝代同日而语。

洪武末年,朱元璋发行的大明宝钞在沿海地区的商贸领域已经名存实亡,商人们自发改用金银进行大额支付。

不过,明初实行抑制商业政策,商贸领域所需的货币化银两尚且够用。

对于百姓来说,进行大额支付的情况不多。哪怕宝钞急速贬值,但在小额支付时惯用铜钱。

明初币制是铜钱宝钞并行。即便铜钱流通量紧巴巴的,但也扛住了部分宝钞贬值引发的疾风骤雨。

最急于改变宝钞制度的,不是商人,也不是平民百姓,而是官员们。

明初官员的薪资俸禄由「实物+宝钞」构成,宝钞的跳楼式贬值让官员们越来越穷。

就在此刻,永乐帝带着他的点石成金技能来了。】

朱棣:???

在经过一系列的水镜影像教育后,他已经很有自知之明,从没发现自己与钱有缘。他在经济方面无知得很稳定,怎么能点石成金?

这是反讽吧?一定是反讽。

水镜:【最初,我们讲过郑和下西洋。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关于下西洋究竟是赚钱或是亏钱,学者们有过激烈地争论。

假设赚钱,为什么后来会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