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十二章 王家大院

作品:华娱之王| 作者:火柴人|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2022-03-09| 下载:火柴人TXT下载

徐庆走后,下午的试镜演员,成了王保强,王保强想不到这世上还有如此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儿,激动了很久不提。

周易带着王保强见了郭保昌,对方不由得点头道:“嗯,不错,如果按照改后的剧本来,这个小家伙的形象非常适合,不过,他是科班出身么,有什么演出经验?”

王保强顿时支支吾吾的不敢说话了,如果跑龙套也算是经验,他倒是有不少。

“年轻人,学习能力很强,可以先让他跟组一边学习一边演出。”周易想了想,又道:“导演,而且我觉得他前面的戏份都是本色演出,肯定没什么问题,等本色演出结束后,也就进入了状态,演个地痞无赖也就不是问题了。”

郭保昌点了点头,认真的打量了王保强一番,点头道:“倒是有几分明星相,周易眼光还不错。”

王保强喜不自胜道:“导演,周哥,我……我不要钱,管吃管住我就演。”

郭保昌哈哈一笑,不住的点头,随后将签合同的事儿交给了高河。

等屋内没了别人,周易问郭保昌道:“郭导,你怎么能看出王保强有明星相?之前我是感觉这孩子有那股劲儿,和一般的群演不一样,才注意到他了。”

“俗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你说的对,这王保强确实有那股劲儿。”

随后又道:“你看王保强脸上两个腮部的两道竖纹没有?面相上说这叫捧场纹,凡是有这种纹的人,都很受人欢迎,最为明显的就是香港的刘得华,捧场纹非常长,也证明他在星路上火的时间也很长……”

周易将郭保昌说的都一一记在心里,这都是以后当导演的资本,难得郭保昌认真的教他。

随后给王保强进行了试镜,虽说效果很一般,但王保强非常配合,也很会说话,饶是刚见他不久的侯涌也觉得这孩子不错,不是科班出身不是问题,只要肯认真学,再加上郭保昌的教诲,一定能很快弥补不足。

韩荣发这个角色定下来后,其他角色也很快定下来,《大宅门》剧组招聘演员的工作边正式告一段落,接下来,对演员戏份安排进行了调整,将很多角色演员的戏份提到了最前面。

角色演员一般由二三线演员出演,身价不高同时又听话,将他们的戏提前有利于导演对电视剧的控制,也能最快树立权威。其实很多导演的理念,如果不考虑收视率问题,他们绝对不会请明星大腕饰演角色,遇到脾气好的还成,如果遇到特别较真的,比如圈子里的陈道鸣,演着演着就把剧本给改了,时常让导演哭笑不得。虽说陈道鸣改剧本也是为了电视剧本身好,但放在导演的角度,实在是一种对他们权威的挑战。

这也是为何陈道鸣一直叫好不叫座的原因,很多资历不够的导演,请都不敢请他。

不过《大宅门》里面的明星大腕却不存在这样的问题,饰演白家老爷子,资历最深的杜宇路是出了名的老好先生,只要不涉及底线问题,他向来听从导演的指挥。斯芩高娃就更不用说了,在圈子内,没有一个导演不想和她合作,不过她对剧本要求很高,所以很少有人能请得动他。

闲话不提,郭保昌先和侯涌、周易等人先简单商议了演员演出安排,随后又电话联系吴锡的剧组工作人员,简单开了电话会议。郭保昌的行程也临时做了修改,他自己要留在京城进一步完善剧本,而去三晋省和鲁东省取景的任务则交给了剧组的制片吕向阳、侯涌和周易。

三人第二天便动身前往三晋省的王家大院,先到龙城,联系三晋省旅游局的相关工作人员,休息一晚后一起前往灵实县,与当地旅游局沟通后,便驱车前往王家大院。

此时正值盛夏,流火季节,再加上现在刚刚形成“黄金周旅游”概念,前来旅游的人还不多。

周易和侯涌,以及几位相关工作人员,站在一处塔楼上,看着眼前庞大的建筑群,不禁感叹华夏民居建筑艺术,竟是如此令人震撼。

王家大院总面积达二十五万平方米以上,是清代的民居建筑,有“华夏民居第一宅”和“民间小故宫”的美誉,到2000年时已开放三年,是中华文明建筑史上的瑰宝之一。

《大宅门》剧组之所以选择此处为拍摄地点,主要原因,一是它的名气,二是灵实地区一年中多数时间天气晴朗,可见度高,易于拍摄,三是它为清代民居建筑,和《大宅门》所处的时代较为相近,为了追求真实合理性,王家大院确实是上佳的选择。

 众人足足用了三个小时,才将王家大院大体逛完,不过在随后谈到场地费用上,剧组方和王家大院相关的工作人员产生了分歧。

周易心下也了然,如果影视资料馆没有记错,之前的《大宅门》确实曾想将王家大院作为拍摄场地,但最终却没有谈成,是郭保昌最大的遗憾之一。

而现在看情形,想来和争执有关。

周易一直就在旁观侯涌和几个旅游局的工作人员讨价还价,因为灵实旅游局的工作人员很多是当地人,普通话不是很标准,有时双方争着争着,侯涌便会突然插一句,“什么,你说什么?”

让周易有些忍俊不禁。

其实双方争执的原因,是拍摄场地的费用问题,灵实方认为现在正是旅游黄金期,如果剧组在此地拍摄,会影响王家大院收入,同时也怕剧组损坏文物,毕竟搞破坏的剧组不在少数,国家旅游局也不止一次下文件通知各地旅游局,除非必要,禁止地方旅游景点对影视剧组开放,一时间各地方旅游局对影视剧组敬而远之。

双方争执了两个多小时,也没有达成一致,口干舌燥后,最终约好明日再会。

事后,吕向阳打电话给郭保昌,大倒苦水,如果明天谈不成,就准备在吴锡搭景,但王家大院这里不仅先天的布景好,同时距离京城也近,很是方便,谈不下来,又着实有些不甘心。

郭保昌那边,则是最近有些专注于电视剧本身,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吕向阳和侯涌苦笑不迭,更是为难不已,两人和郭保昌合作久了,已经不似一般的制片、摄影和导演的关系,由纯粹的利益搭建起来,他们则是真心真意的为电视剧本身的质量来着想,这部电视剧耗费了郭保昌一辈子心血,没有理由不将它拍好。

“吕哥,侯哥,我觉得,是不是咱们的观念有问题?”周易试探着说,95年的时候,国家宣传部做出了一系列有益于影视剧发展的决策,其中一项便是给影视剧组大开绿灯,明文要求地方政府要尽可能配合影视剧组的工作,大力发展文化和经济事业。

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大量粗制滥造的影视剧出现在公众视野,同时影视剧组破坏地方景点的行为大量出现,再加上上面政策的不支持,让地方政府对影视剧制作的观念转了又转。

说的简单点,几年前大家还把剧组当回事儿,觉得导演是个人物,但是现在,很多人对影视剧组嗤之以鼻,对导演也不待见,由此便导致影视剧组取景时的难度一再增加。

同时又因为利益的分配不均,更是加大了难度。

周易将这些条条框框一一分析给吕向阳两人听,侯涌不禁道:“确实如此,就算是我取景时,也是抱着剧组最大的心态。”

吕向阳虽然没有说话,但是表情已经证明了他和侯涌是一样的想法。

周易又道:“按照我的想法,我觉得,咱们一是程序不对,王家大院是文化遗产吧?也就是文物,所以咱们可以越过现在的工作人员,直接去找当地文物局,咱们用王家大院作为拍摄场地,也是对当地文化的一种宣传,可以在电视剧结尾打鸣谢,这样可以带动当地的文化发展,再者,咱们拍摄时也不全部占用王家大院,而是规划好场次,用到那个地方,再封锁场地就行了,这样也可以保证王家大院正常开放接待游客,岂不是两全其美?”

吕向阳面色一喜,道:“这个点子不错,明天我就买点东西去当地文物局,嗯,再请领导吃顿饭,顺便送点红包。”

随后三人又找投资方和郭保昌商量了一下,最终敲定了就这么办。

第二天,吕向阳就通过朋友,去了当地的文物局,事情竟然也是出奇的顺利,文物局不仅同意《大宅门》在王家大院拍摄,没有收任何费用不说,最终还腾出来几个院子,作为剧组的驻地。

晚上请客吃饭的时候,应邀参加的王家大院工作人员,直报怨吕向阳等人不按套路出牌,但上面已经开口了,他们也只能全力配合,接到吕向阳递过去的红包时,一张脸笑开了花儿。

他们却不知道,局面转变的如此之快,是看上去一直旁观的小助理在出谋划策。

就此,周易三人算是完成了剧组任务,第二天便返回京城。

两周后,《大宅门》剧组前期工作准备完毕,郭保昌、周易等人赶往吴锡,准备拟定开机时间,向媒体发布信息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