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八四一章 西北望(上)

作品:官居一品| 作者:三戒大师| 分类:玄幻奇幻| 更新:2023-02-08| 下载:三戒大师TXT下载

落后更可怕的是,明明落后了还不承认沈默要求兵工总厂必须摒弃一切不切实际的幻想,踏踏实实跟欧洲的专家学好基础,从仿制开始,造出真正合格的枪械。

而且他还废除了原先一个工匠制作整条枪的历史,引入了分工协作和流水化生产,并制定了标准化表,哪个环节出问题,负责哪个环节的人就要受到惩罚。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了使生产出的部件达标,沈默还费尽心思的帮他们寻找更好的生产工具。令他喜出望外的是,在工商业大发展的刺激下,东南已经有了用畜力和水力带动的车床、铣床和磨床……这是欧洲也没有的先进工具。虽然远远不能与蒸汽时代的机床相比,但通过铣削、摩削的部件,显然比手工打磨的又快又好,无疑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的合格率。

中国人本身就是聪明无比,只要师傅领进门,很快就可以超越老师傅……大明的工匠毕竟有天朝上国的骄傲,岂能容忍被西夷人处处压一头?挖空心思也要造出,比欧洲人更好的枪来。虽然因为基础科学薄弱,一时也不可能在结构上有什么**性创新,但不妨碍他们从别处想办法。只要能提高射速和精确度,管它是用什么法子了。

很快他们便发现,最容易改进的地方,就是繁琐的装填过程了。先看欧洲火绳枪兵每开一枪的步骤来说。首先,每个士兵的腰间都有一条弹药袋,上面挂着一排铜制的小金属瓶,每一个小瓶里面正好装了一回射击时用的火药,这样可以避免战场紧张,用错药量。另外还有个皮袋子,装着铅制的弹丸,以及一个尖嘴的铁皮盒,里面装着发射药。

预备射击时,先将火枪枪口朝上立起来,用铁皮盒向引药仓中,注入用于一回射击的火药,合上引药锅盖。然后拧开装发射药的小瓶,将发射药从枪口倒入,再将弹丸送进去。用枪通条插入枪膛,捣实弹丸和发射药,听到‘咔咔’的声响就知道弹丸被固定住了。

这时,再把点燃的火绳固定在火绳夹上,由于此时引药锅盖是关上的,所以不用担心火绳的火星引燃引药造成走火。便可以在瞄准后扣动扳机,火绳落下的同时,引药锅盖打开,引药点燃发射药,弹丸发射……

显然,如果能把弹丸、火药、发射药集成在一起,便可大大简化步骤。而这对大明的工匠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因为在发明‘连子铳’时,他们就用纸筒装过火药,所以很自然的便想到了这上面。很快,工匠们就研制出了纸筒弹药……具体的制法是,先用标准细铜管作为卷弹壳的芯子,然后抽出铜管,在弹壳中装入定量火药,压好弹丸,两段卷捻封口,并把弹丸和火药之间,用线扎紧。这样,分别加入弹丸和火药的动作,便被合二为一,而且因为已经事先定装,所以用枪通条可以一次就把弹丸送到位,耗时自然大减。

对于这个创意,那位沈默派人从伊比利亚半岛绑架来,又给予王公般待遇,早就乐不思蜀了的原皇家首席军械师、现兵工总厂总监腓力科斯,是予以嗤之以鼻的,因为早在十几年前,欧洲就有人使用纸或亚麻布弹壳了,但是很快就被弃用。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