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 6 节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人格差异性

作品:人格心理学:洞悉人性的 27 堂课| 作者:豆瓣时间|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2023-05-04| 下载:豆瓣时间TXT下载

上次课,我们结束了第一组块的内容,让大家初步了解了什么是人格,人格对人生具有哪些功能,人格不同,命运不同。当你掌控了你的人格时,就掌控了你的命运,就能够有一个更好的你。

今天,我们进入第二组块的内容,主要跟大家讲授人格的差异性。人格的差异性表现出最精致且丰富的差异,人格的差异性常用「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来形容,人与人之间没有完全相同的人格,就像人的面孔一样,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面孔的两个人,就是同卵双生子也是如此。

《红楼梦》大家都很熟悉,它是集百名人物于一书的古典名著。曹雪芹在书中一共描写了四百多个人物,每个人物各具风采。其中宝玉和金陵十二钗等人物性格各个光彩照人。在书中可以看到黛玉的忧郁与聪慧,宝玉的多情与反叛,宝钗的自制与圆滑,湘云的活泼与爽快,凤姐的泼辣与奸诈,探春的刚毅与精干,迎春的懦弱与温顺,惜春的冷漠与疏离,妙玉的清高与孤傲,元春的贤德与哀怨,袭人的奴性与忠诚,晴雯的抗争与刁蛮,平儿的善良与周全,小红的钻营与机灵,三姐的刚烈与痴情……大大小小的人物有血有肉,显示出人格差异的「千姿百态」。

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在周围人身上也能看到各色各样的人格差异。有的人热情奔放,有的人冷淡孤僻;有的人聪慧敏捷,有的人反应迟缓;有的人顽强果断,有的人优柔寡断;有的人善良助人,有的人恃强凌弱,等等。无论是在小说戏剧里,还是在现实生活中,处处可以看到各具特色的人格差异。

那么今天这一讲我们就讲讲人格差异的表现风格及特征,之后讲如何接纳人格的差异性。

首先,我们描述一下人格差异的表现风格。

人格被形容为色彩,五颜六色也难以覆盖人格差异的多样性。心理风格是一种心理差异表现形式。它体现了每个人的心理偏好特征,换句话说就是人们认识世界和理解世界的特定反映方式的差异性,也是人们习惯性的反应倾向。心理风格就如同是一种底色,你绘制一幅图画会受底色的影响,不同的人使用相同的颜料在不同底色的画板上做出的画,风格是不同的。心理风格包含了知、情、意三种成分,换句话说就是认知风格、情绪风格和行为风格,这三种风格就像是色光的三个维度——色调、饱和度和亮度一样,三者不同的组合会产生出成千上万种颜色。

比如说,在认知风格中,有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划分,1988年西蒙顿(Simonton)在对艺术家和科学家所做的经验性研究中提出了这两种风格,具有古典主义风格的人在工作中追求秩序、完美和高度控制感,比如达芬奇等西方古典油画的写实逼真的风格;具有浪漫主义风格的人则有着大量而丰富的想法,这些观念新颖又生动,常常以不太受控制的方式表达出来,比如我们熟悉的毕加索、梵高等现代画派的奔放、发散、解离的风格。认知风格还包括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辐合思维与发散思维、逻辑严密性与富于幻想性等。

那么在情绪风格中呢,也有超然主义与移情主义的划分,具有超然主义风格的人对情绪表达具有高度的控制力,压抑自己的情绪表达,情绪与理智分离,比如理性的哲学家、律师等;具有移情主义风格的人则较少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他们乐于经历各种情绪体验,喜欢将它们表达出来,比如诗人、演员等。

在行为风格中,有父权主义与母权主义的划分,赫尔森(Helson)指出,父权主义风格是指具有独断专横、果敢、控制的倾向,比如秦始皇等男性统治者;母权主义风格则表现出温柔、利他、优柔寡断和内向的特点,如1979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德兰修女一生致力于解除贫困的慈善事业。

那么一个人要完善自我,就需要了解自己是什么样心理风格的人?同时,还要了解心理风格的基本特性,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讲的第二个问题:心理风格的特性。

心理风格有两个特性,第一个特性是表现在认知世界的差异上。

我们所有人都是通过感知、记忆、思维来认知世界的,这些是人类共有的心理功能,但是,每个人的感知风格不同,记忆风格不同,思维风格不同,这种差异性体现的就是人格特征。比如记忆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每个人都有记忆但是却表现出不同的记忆风格。画家擅长形象记忆,数学家擅长数字记忆,作家擅长语义逻辑记忆,演员则擅长情绪记忆。

讲完心理风格的第一个特性,那么我们再来看看心理风格的第二个特性,也就是无好坏之分。

心理风格体现了中性价值的特点,它反映的是个体所偏好的心理反应模式,没有好坏之分。比如,分析型与整体型认知风格是一个维度的两级,各有优缺点。分析型风格的人注重细节忽视全局,表现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特点;相反,整体型风格的人注重总体而忽视细节,表现为「只见森林不见树木」。我们无法简单地说分析型风格与整体型风格谁好谁坏,各有利弊。但是,当某一种认知风格与情境相匹配时就能发挥出优势,相反的不匹配时就会突显出劣势。比如,会计工作需要细致入微,分析型风格的人就比较适合这一工作。这也我们常常是在人才选拔中所考虑的人职匹配性。但是,并非每个人都是此强彼弱,有些人则表现出分析型与整体型都强的特点,这类人能够承担起需要复杂思维的工作。了解不同心理风格的优劣,可以很好的帮助我们扬长避短,防止在短板上出现失误或差错。

心理风格虽然没有好坏之分,但是有优劣之分,我们每个人要知道不同心理风格的优势与劣势,才能扬长避短。因为,一个人常会在自己的弱势中出现失误。举例来说,一个具有整体型认知风格的人,他的认知弱势会出现在他对细节处理环节中,他们粗线条的思维方式,会漏掉细节,甚至导致全盘皆输。所以,一个人要特别在自己的劣势上多加关注,防患于未然。

接下来,我们简单讲一下第三个问题,要坦然接受人格的差异性。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既然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一种必然的现象,我们就要坦然处之。如果用自己的短板去和他人的长处相比就会气馁,以自己的长处去和他人的短板相比又会自傲。龟兔赛跑的结局就是过度放大差异所带来的失败。因此,以正确的态度准确评估差异,才能防止出现不必要的失误。

好,我们现在总结今天所讲内容:

人格差异是一种普遍现象,正如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Leibniz)的名言「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一样,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心理风格,透过风格我们可以了解到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差异。认知风格、情绪风格和行为风格共同构成了人格的差异系统。三种心理风格的相互交错,构成了每个人绚烂多彩的人生画卷。通过人格差异,要知优劣,懂彼此。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刚才提到了一些心理学概念,如果有疑问的话,可以在页面当中找到相应的解释。

————————

人格差异的表现风格

心理风格是一种心理差异表现形式。它体现了每个人的心理偏好特征,换句话说就是人们认识世界和理解世界的特定反映方式的差异性,也是人们习惯性的反应倾向。

心理风格包含了认知风格、情绪风格和行为风格。

——认知风格有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辐合思维与发散思维、逻辑严密性与富于幻想性等划分。

——情绪风格中有超然主义与移情主义的划分,具有超然主义风格的人对情绪表达具有高度的控制力,压抑自己的情绪表达,情绪与理智分离;具有移情主义风格的人则较少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他们乐于经历各种情绪体验,喜欢将它们表达出来。

——行为风格有父权主义与母权主义的划分,父权主义风格是指具有独断专横、果敢、控制的倾向;母权主义风格则表现出温柔、利他、优柔寡断和内向的特点。

心理风格的特性

——表现在认知世界的差异上。我们所有人都是通过感知、记忆、思维来认知世界的,这些是人类共有的心理功能,但是,每个人的感知风格,记忆风格不同,思维风格不同,这种差异性体现的就是人格特征。

——心理风格体现了中性价值的特点,它反映的是个体所偏好的心理反应模式,没有好坏之分。心理风格虽然没有好坏之分,但是有优劣之分,要知道不同心理风格的优势与劣势,才能扬长避短。

————————

下一次课,我们将给大家介绍人格差异的另一种表现方式,人格的典型性,它体现了人的独特之处,表达出的是心理特色。

各位朋友,我们下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