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七十三章 大食国灭

作品:大唐极品闲人| 作者:刺刀特种兵|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1-01-15| 下载:刺刀特种兵TXT下载

,占领了中亚大部分地区。

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杜睿这个异数的话,阿拉伯帝国将持续发展下去,并最终在大唐天宝年间,与当时东方世界的领导者大唐,爆发了怛罗斯战役。

那是一场迟早要打的战役,大唐要恢复在中亚的霸权就必须击败阿拉伯,而阿拉伯要完全控制中亚则必须击败大唐。

最终那场战争因为唐军中的葛逻禄雇佣军叛变,占有绝对优势的阿拉伯军队才击败由高仙芝率领的唐军。

怛罗斯之战的后果是阿拉伯帝国完全控制了中亚,中亚开始了整体伊斯兰化的过程。另外一个众所周知的后果就是中国的造纸术由此西传,撒马尔罕成为了阿拉伯帝国的造纸中心。后大唐帝国发生了安史之乱,唐朝的势力哑然退出了中亚地区,阿拉伯帝国的势力东接帕米尔高原。

如果一切都按照历史原本的进程,到阿拉伯帝国极盛时期,将最后形成一个疆域东起印度河流域,西临大西洋,横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庞大帝国。

当然,按照历史的惯性,任何一个庞大的帝国,在发展到顶峰的时候,都会遵照历史的特性,转而走向消亡。

庞大的阿拉伯帝国从建立的那一天开始,就注定了他的命运,这个帝国并非像人们最初设想的那样,是一个单纯的,互助式,为了全体阿拉伯人利益而存在的国家,它的根本性质,其实就是阿拉伯贵族,借武力征服而建立的多民族、多信仰的集合体。不同民族与不同信仰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隔阂与矛盾,广大底层民众与贵族官僚、富商阶级之间存在着无法调和的阶级矛盾,穆斯林内部也因复杂的矛盾而四分五裂,特别是封建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又从帝国内部培植起离异的势力。因此,最终哈里发政权在达到顶峰之后,帝国急剧滑向分崩离析的穷途末路,直至走向灭亡。

即便没有杜睿发动的西征,阿拉伯帝国最终也会走向消亡,只不过历史上阿拉伯帝国的瓦解,并非是来自外部威胁,而是源于内部,底层民众的反抗是造成帝国统治根基动摇的主要原因。

就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帝国一样,当经过了最初的原始积累之后,为了维持庞大的封建国家官僚机器的运转,满足无度奢靡生活的需求,阿拉伯帝国的统治者只能不断加强对农民,手工业者和奴隶的残酷剥削。

统治阶级的穷奢极欲和劳动人民的困苦生活,形成鲜明对照。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负担各种沉重的徭役和赋税。城市手工业劳动者的工资很低,一个瓦匠每月工资不过三十第尔汗,难以维持最低生活。

奴隶的处境更为恶劣。有的为宫廷和贵族家庭服役,任凭主人随意奴役和处置,女奴往往成为歌伎或婢妾,惨遭蹂躏;宫廷的男奴还被阉割,成为阉人,受尽种种非人待遇。有的在田野或矿山从事繁重的生产劳动,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尤其在底格里斯河盐碱地劳动的大批黑奴,为主人排水采盐,开辟耕地,劳动最艰苦,待遇最低,每天只能得到几把麦粉或椰枣充饥,住处不蔽风雨,处境不如牛马。

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