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三百六十六章 共谍作祟

作品:大时代1958| 作者:青山铁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1-04-29| 下载:青山铁杉TXT下载

就算是苏联的第一书记也不可能这样。

“安德罗波夫同志,你必须提醒中国同志,反对声浪涵盖亚非拉绝大部分的国家,整个和平教世界只有巴基斯坦支持中国,东南亚这么多国家只有越南支持中国。非洲国家加起来只有四个!做任何事情都是要付出代价的,中央主席团内部有支持中国同志的声浪,但涉及到了苏联面对很多刚独立国家的问题上,苏联有不能公开支持的苦衷,也希望他们理解。”谢洛夫在给安德罗波夫的回电当中写道,“没有不付出代价就得到收获的可能性,战争的胜利在私人的角度上,我们对中国同志进行祝贺。要么忍受孤立要土地,要么白打这场战争什么都得不到,在此我必须提醒一点,印度这个国家因为这场战争,以后和中国没有和平共处的可能性。和解是不可能的话,这点我们有更多的消息渠道来证明这一点!”

谢洛夫最害怕的还是中国面对这种反对声浪采取了撤军的措施,现在这种反对声浪强大么?强大的很,近百个国家先后表态。可能这个时空在苏联用反殖民的高大上名义进驻古巴,所以攻击社会主义国家的矛头,有一部分转移到了中国身上。

历史是由很多事情互相关联,就拿现在来说,中国比历史上获得了更多的土地,这些国家的表态,也比历史上严酷了不少。但骂两句怕什么呢,那是二十五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就算是不并入中国,变成缓冲国家也好。

所以谢洛夫在给安德罗波夫的电报中,提出了几个建议,其实提供给中国的。

“以印度目前在世界上的地位,遭受了惨重的失败后,两国之后没有和解的可能。撤军也不可能改变这点,土地比什么都重要。时间会冲淡今天的一切,大多数的国家迟早会忘记和他们国家无关的战争,希望中国同志一定要做出正确的抉择!”

这封电报发出去之后,谢洛夫还接到了莫斯科的电报,对于中印战争的态度,中央主席团的态度非常明显,除了苏斯洛夫之外,赫鲁晓夫、科兹洛夫和勃列日涅夫都是一个态度,绝不能在反对声音遍及全球的情况下支持中国。这种态度非常正常,远东对于苏联只是次要方向,在欧洲对峙如铁桶一般的情况下,苏联的破局方向在中东,所以阿拉伯国家的态度十分重要。阿拉伯国家采取倾向于印度的态度,苏联就不能对着干。

能在暗中给予中国一定的便利就不错了,真按照历史上来,要不是早先在几个月之前谢洛夫就不断说印度是烂泥扶不上墙,连这种暗地里的便利都不会有。

稍晚时候,谢洛夫还给在卢比杨卡广场十一号的谢米恰斯内打了一个电话,电话接通之后直接问道,“其实对于中印战争,我们还需要考虑一下在另外一个国家的影响。那就是印尼,印度人和华人是印尼**的重要支持者,如果因为这场战争波及到印尼**,可能是不必要的损失!”

“我会让萨哈托夫斯基同志盯着那边的动静,这点你就不用操心了。”谢米恰斯内非常淡然的保证道,“如果我们的间谍卫星没有看错,印度的攻势准备似乎并不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