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1013 星辰大海,脑机互联

作品:1991从芯开始| 作者:三分糊涂|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2022-07-01| 下载:三分糊涂TXT下载

晶体管数量(daquanlian)•(com), 按照mosfet结构来算的话◓([小说大#全])◓『来[小说大#全]#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daquanlian)•(com), 需要多少的制程才能达到。譬如一个芯片采用finfet结构,有100亿个晶体管。用mosfet结构的话,要达到100亿个晶体管,沟道长度需要缩短到14nm——于是我们就认为这款芯片的等效制程是14nm。”

“懂了吧?”苏远山目光灼灼地看着周小慧。

周小慧抿嘴一笑:“不是很懂。”

苏远山:“……”

对面的一群人便乐了起来,丁垒一边笑着一边打趣道:“感觉梦回90年的课堂。”

“好吧,反正只需要知道这个工艺很有意义,十分有意义。”

“那能拿北极星么?”周小慧眨了眨眼,好奇地问道。

然后众人便齐齐地望向苏远山。

北极星已经开了两届,而且和当期的诺奖装车率极高,这一下就拉高了北极星的“逼格”。

但让人有些觉得遗憾,或者说感慨的是,北极星的规格越高,影响力越大,那就意味着……国内的机会也就越少。

最起码就目前而言,这是事实。

如果说唯一有希望的,可能就是远芯体系下,在这十几年中诞生的成果——但远芯毕竟是企业,哪有那么多伟大的贡献?

大家数来数去,发现站在公平的立场上,发现除了苏远山,富士雄,席小丁这三人分别在物理,闪存,以及人工智能领域有巨大贡献之外,就目前而言,可能就只有提出了finfet结构的唐文杰了。

毕竟,唐文杰此前已经获得了IEEE的固态电路奖以及PaulRappaport奖——这两个奖,都是颁给有“杰出贡献”学者的。

苏远山一怔,随即一摊手:“别看我……我说了也不算……不过我个人认为……师兄还是有资格的。”

说着苏远山看了一眼张汝金,又补充道:“并且我站在一个工程师的立场来说,我认为提出理论和实现工艺同样重要。”

张汝金听了后含笑点头。

——他当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在厂里忙得不日不夜的梁孟松。

……

“好了,我们进入下一个议程。”

在结束完半导体的议题后,苏远山直接掌控会议进程,这一次,他目光望向了席小丁。

“国外已经有公司在致力于可回收火箭的研究,国内也在去年对民间航天松开了口子,那么……我们也是时候启动航天的步伐了。”

“当然,由于制度的关系,我们不可能也不需要和国家航天局去抢空间站,抢登月……更不可能喊出要殖民火星的口号——脚踏实地才符合我们目前的实际情况。因此,着眼于商业火箭的研发,特别是大推力,可回收商业火箭的开发,是比较适合我们目前走的一条路。”

“除此之外,我们也要积极考虑下一次工业革命。”

“新能源,新生产方式,新生活方式——这是我对下一次改变人类命运的工业革命的一点理解——虽然目前有不少声音提出了很多种标准,譬如更快更新的通讯技术,譬如物联网,譬如新能源,譬如信息化的进一步革命,智能化等等……还达成共识……但在我看来,这些都是老调常谈。”

苏远山说着叹了口气:“工业革命,归根到底还是要落在能源上,而且这个能源,还不能是目前的新能源概念——现在的所谓新能源,只能算是清洁能源。真正的新能源,应该是可控核聚变,而且还得是成本和技术都完全成熟的可控核聚变。”

“那我们搞搞可控核聚变?”李明柳马上道,但他随即看了几眼身边的人,皱起眉来:“似乎没人能搞?”

“……我们是企业,肯定是投钱给学校,给科研机构。”苏远山无语地看了李明柳一眼,再次翻开了笔记本。

“然后就是,视觉模拟技术。”

苏远山说着把视线望向了对面互联网领域的一群人。

“星辰大海,脑机互联,这是人类未来的两条路,你们选一条。”!

(daquanl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