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675章 进军东南亚的桥头堡

作品:1991从芯开始| 作者:三分糊涂|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2022-07-01| 下载:三分糊涂TXT下载

中,HK政府打造出数码港,然后他就充当中介的角色,拉拢其他企业入住——事实上,在数码港建设之初,IBM,微软,甲骨文等软件巨头便纷纷签署了意向书,到01年的时候,更是有超过70家大型的软件、互联网公司都被拉了进来。

在小李的打算中,政府出钱把数码港搞成公共设施,他也好开展点业务——就在98年三月,盈科和英特尔公司共同创办PacificConvergenceCorporation(PCC),在亚洲发展宽频互联网业务。

但港府此时的最大问题是“没钱”。

于是,小李的心思便活泛了起来,和港府商议,自己来承担数码港的开发建设,但必须用一部分土地给自己来建居住楼盘。

当然,随后小李又趁机把自己包装成科技企业上市圈钱,最终把数码港折腾成后世模样的那些事就无需再提了。

……

而远芯之所以会涉足其中,自然还是因为,HK应该在远芯未来的发展中起到作用,甚至是更重要的作用。

如今,省城硅谷已初具气候,随着国家电信大提速的口号提出,国内的软件和互联网企业也在蓬勃发展,非但在许多软件上实现了国产替代,软件园里面还兴起了一个新兴的行业——软件外包。

是,依靠远芯总部坐镇省城,依靠对标斯坦福的电科,依靠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苏远山坚定地相信,国内的软件和互联网行业完全可以成为东方的硅谷,国内的硅谷。

但想要成为世界的硅谷,或者说影响亚洲的硅谷,还是差了点意思。

这里差的,在于通道。

而HK,作为东西方链接的纽带,就是一个最完美的通道和窗口。

它可以成为国外软件和互联网企业进军东南亚,觊觎内地市场的跳板,也可以成为国内软件和互联网企业进军世界的桥头堡。

在现阶段,在远芯加快推进布局整个东南亚乃至亚洲的战略中,它是唯一能够承担起汇聚和吸收整个东南亚资本、科技、人才重任的中心。

整个东南亚区域的科技和人才中心,如果一日不从新加坡转移,那么远芯便一日无法真正地拿下东南亚,完成亚洲战略。

所以,数码港,是远芯必须拿下并主导的项目。

届时,它将会与省城的软件园形成强大的双子星效应,把整个东南亚,乃至整个亚洲范围内的科技人才和新兴的互联网与软件产业都收入囊中。

同时也会让东西方互联网企业在这里交汇和交流,让国内的互联网巨头真正走向世界。

……

第二天,陈静代表大股东,与德远的首席财务官等人一起上市敲钟。苏远山则与孙西慧一道在位于港府边不远的咖啡厅等着张晓龙和徐毅——后者是省城开发区管委会的副主任,同时也是开发区投资有限公司的总经理。

上午十点,张晓龙和徐毅准时抵达咖啡厅。

“徐主任,辛苦了。”苏远山和孙西慧上前握手。

徐毅哈哈一笑:“山总可别这么叫,都出来了,我的身份就是开发区投资公司负责人,帮忙给数码港做一下规划的。”

“哈哈,那行。徐总,请坐。”

落座后,见尚有半小时时间,张晓龙便从公文包里掏出了一叠文件。

“山总,主要规划图和分解图还是在笔记本里,到时候放一下PPT即可——港府有投影设备吧?”

“有的。”

“那好,你看,我们给出的方案和布局暂时是这样——说实话,地太少了,才25公顷,不到400亩地能做啥?还不到远芯的三分之一。”张晓龙一边说着一边摇头。

众人都笑了起来。

确实,省城科技园,光远芯的地,就有一千三百亩。

HK,还是太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