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500章 拿破仑炮

作品:刺明| 作者:拉丁海十三郎|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2020-12-11| 下载:拉丁海十三郎TXT下载

八月初,孙勤坨带着二十多个技术工匠,一起来到了黄县。他的目的,当然是冲着那些缴获的红夷大炮来的。在完成对飞龙炮的设计和**以后,孙勤怡就将大量的精力,都投入到了红夷大炮的研制当中。张准也在人力财力物力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然而,红夷大炮和飞龙炮相比,技术的难度的确要大很多,涉及到的方方面面更多。因此,一直到现在,他还没有将真正的红夷大炮**出来。红夷大炮看起来很简单,其实涉及到很多的技术要点。光是材料这一块,就很难过关。

外国的大炮,很多时候都是使用青铜铸成的。青铜的性能,的确要比一般的生铁或者是熟铁好很多,是上好的铸炮材料。然而,中国是个严重缺铜的国家,铜是要用来铸造货币的。用青铜来铸炮,简直是拿银子在烧。这是万万不可能的。

当初,他的父亲,山东巡抚孙元化,可是集合了几十名的葡萄牙技术人员,加上大量的工匠,用了整整三年的时间钻研,才最终将红夷大炮仿制出来的。在所有的技术难度里面.最关键的还是钢铁。必须找到能够替代青铜的适合的钢铁。否则,一切都是白搭。

当时的孙勤怡,还是一率很年轻的小伙子。

每天的事情,就是跟在其他的工匠后面,好奇的观看他们的动作。更准确的说,他只是一个学徒,并没有掌握全部的技术资料。特别是没有掌握有关炮管和炮膛的原材料铸造过程。这给他独自研制红夷大炮,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在大牢里面呆了三年以后,很多细节上的东西,孙勤恺已经忘记了,现在,想要重新找回来,不容易。因为,涉及到原材料的问题,不是孙勤恺一个人能够搞定的。需要李奉来、尹根盛、邹火鸣等人的通力合作,要反复的试验。这样的试验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

幸好,目前的炮兵营指挥使莫儒,对大炮也是有几分研究的。莫儒是准私塾出身,非常难得的书生型人才。更巧妙的是,他还懂得一些算术和几何原理。在当时,懂得算术的人,多半都是账房先生。而懂得一些基本几何原理的人,简直是凤毛麟角。

须知道,大炮射击,对于数学计算,要求是很高的,尤其是在目前这个世界,如何让大炮准确的瞄准射击,是所有国家都在重点研究的军事机密。数学家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偏偏明代的中国.对于数学科学的研究,是停滞不前的。没有人愿意钻研数学。钻研数学的人,也得不到重视。一直到徐光启出现,数学科学才得到一些展。但是这个展,依然落后西方世界很多。

十七世纪的大炮,只有准星和照门,其他的辅助瞄准工具非常少。炮耳的设置也是非常原始的,有关的刻度是凌乱不堪的。瞄准角度的调整,主要是依靠炮耳和炮架。而这个调整,更多的是依靠炮手的经验,而不是依靠炮手的科学计算。

在日常亦练的时候,莫儒刚好摸索出了一套大炮瞄准的办法。他称之为三角瞄准法。主要是根据目标、准星、照门三者之间的高低左右不同,更加准确的瞄准目标